你选了啥?按需喂养VS规划喂养,未来这样深远影响孩子性格


你选了啥?按需喂养VS规划喂养,未来这样深远影响孩子性格

2017-06-20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有新妈妈留言问,她不知道哪种喂养方式更合理,是当宝宝哭闹时就哺乳?还是大人规划好哺乳时间,比如1~2小时哺乳一次。


聪聪妈妈就是一位典型的规划喂养者。从聪聪出生后,聪聪妈妈就掐准时间,每3个小时喂聪聪一次。当然,随着聪聪逐渐长大,每次喂食的奶量会增加。不过就是很多时候,聪聪没到喂养时间哭闹时,大多数情况下大人是不会喂养的。聪聪妈妈的理由是,乱了时间会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相比之下,小墨妈妈是个按需喂养者。她会在小墨“呜哇呜哇”哭闹时,抱起小墨安抚,如果宝宝哭闹未停止,小墨妈妈会用手指触摸小墨的嘴唇,如果发生觅食反应,小墨妈妈便知道小婴儿饿了。因为她认为,宝宝饱了自然就不会吃。


那么,按需喂养VS规划喂养,到底哪种喂养方式更好呢?幼儿说慢慢跟大家详细说明。



喂养的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期的喂养,对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婴幼儿时期有个口唇期,进食是口唇期的一个重要行为表现。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渴望食物但遭遇挫折,长期下来会导致心理“固着”,即因为挫折导致的心理疙瘩,稍大后这种挫折可能会转变为咬指甲和暴食(幼儿咬指甲和暴食的原因复杂,“固着”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美国儿童心理学家Dollard,J.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喂养方式会对幼儿的人格产生持续性的“刻印”效应。长期阅读幼儿说文章的爸妈们肯定知道“刻印”的含义,不理解的话直接回复“刻印”补脑哦。不过,Dollard这里的“刻印”关键强调的是“喂养方式→人际交往”的关系。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给宝宝喂养的方式,将决定未来孩子人际交往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我们假设,当婴儿一哭闹,养育者捕捉到饥饿信号时马上喂食,每次如此,婴儿的“哭闹→食物”的条件反射得到强化(想想斯金纳的条件反射原理),长期下来,孩子便懂得了主动,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主动带来的正反馈而不是挫折,那么他们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主动”这一行为。


否则,当婴儿哭闹时,规划喂养者不喂食,在婴儿看来就是父母漠视了他们对食物的需求,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也是行为纠正里的消退法,不过被用在了错误的情境里导致了反效果,所以长期下来,这些宝宝在饥饿时不再哭闹,而是选择等待父母。其结果便是像马丁.塞利格曼(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习得性无助那样,即使宝宝看到身旁放着奶瓶也不会哭喊,而是等大人把奶嘴塞进嘴巴才吮吸。所以这些孩子最终养成的也是一种“被动”型思维。



因此,按需喂养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养成主动的人际关系,而规划喂养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养成被动的人际关系。前者相信通过努力和主动,能获得理想的关系,后者心里有渴望,但不会主动出击,而只懂得等待和被动接受。


最典型的故事:主动型孩子与被动型孩子


有两位堂兄弟,分别是6岁的哥哥和5岁的弟弟,哥哥是主动型的孩子,弟弟是被动型的孩子。


奶奶买了巧克力,哥哥和弟弟都想吃,但在不同的人格作用下,两个孩子做出了不同的举动:


哥哥想吃,便二话不说走到奶奶面前,跟奶奶说:“奶奶,我想吃巧克力”,能不能得到是另外一回事,反正是主动出击。渴望更强烈并且足够聪明的话,孩子可能便会用各种办法说服奶奶得到巧克力。当然,如果有一个主动型的哥哥,弟弟一般也会获益,因为奶奶一般不会偏心。不过这也助长了哥哥的主动和弟弟的被动。


被动型的弟弟呢?弟弟也很想吃,但却是不行动,他心里有很多顾虑,不过不外乎是担心开口要求会被拒绝,甚至还会被批评等等,因为在他的生命早期遭遇了太多类似的挫折。他选择了一直观察、一直憋着,甚至口水流了一地……反正就是不会主动出击。


有句谚语说“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这两个孩子的表现,可能在成年后便是积极的人生观还是被动性的人生观了。



具体来说,主动型人格的孩子,会有哪些优秀的性格特点?


主动型人格的孩子,往往较自信,大人的正反馈而不是漠视或拒绝给他们带来了自信。另外,这些孩子往往较合群(3岁前除外,交往是3岁后才有的需求)、思维积极、情绪稳定,也往往有高自尊。正因为主动,他们更容易把握住身边的机会。大多数高成就者属于主动型人格。


相比之下,被动型人格的孩子,人生观是消极的,他们不相信自己的主动和努力能获得正反馈,他们的思维也充满负面的气息,常常会跟机会擦肩而过。


喂养的角度


从喂养的角度分析,越小的婴儿越不能规划喂养,因为宝宝的身体发育不是匀速的,并且每个婴儿的食物需求量也是不同的,随着身体的快速成长,宝宝们需要的食物量不能固定,也最好不要掐时间喂食(尤其是母乳),而是采用按需供给,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宝宝的身体发育所需。规划喂养,不仅不能保证营养,还会挫败宝宝对食物的欲望。到宝宝1岁后,可以按需喂养与规划喂养同时来。


在一则古老的寓言中,说老鹰和鸭子属于同一类鸟,老鹰跟鸭子的外形相差很小,并且它们都吃鱼。有主动型思维的老鹰觉得每天只吃鱼太无聊,便尝试展翅到远方,享受更多的美食。因为主动的想法并且付诸行为,所以它经历了蜕变,最终变成了现在的老鹰。而被动型思维的鸭子,每天只张口吃游过来的鱼儿或身旁的野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仍旧是一只鸭子。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错误的喂养,便把孩子禁锢成了“鸭子”。当然,把孩子变成被动型人格,喂养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


本文关键字:喂养与人格、按需喂养、规划喂养、儿童心理、幼儿教育、家庭早教



作者:小黄妈,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阅遍各路育儿知识、死磕正统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的故事书模仿来的漫画。周一~周五分享原创的“读书心得”和“育儿经验”。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标题查看):


Leave a Reply

slot dana slot dana 5k rejekibet jayaslot vivo500 slot online vivo500 vivo500 vivo500 bina bangsa tunas karya permainan slot slot 5k slot 5k slot 5k jp500 jp-500 jp500 jp-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APK Slot JKT8 rejekibet rejekibet INK789 Link Download Apk Slot Online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Deposit Qris apk slot ink789 apk slot maxwin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rejekibet JayaSlot Link Download & Login Apk Slot Hijau Terbaru Indoneisa 2025
https://www.venturecapitalineducation.com/ https://www.booksarepopculture.com/ https://coolthought.org/ https://sevensensefest.com/ https://usatimesbio.com/ https://www.theshiori.com/ https://lohanrhodes.com/ https://amirpalace-hotel.com/ https://marheaven.com/ https://theisticsatanism.com/ heylink.me/vivo500g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