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乱抛物、抢玩具,坏习惯难改?一个好用的坏习惯“抹除法”!


傍晚,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一个小男孩趴在窗前,开心地往窗外丢纸团。纸团丢完了,小男孩继续从新本子上撕纸,有时还要涂抹上颜色之后才丢……妈妈进入房间发现了小男孩往窗外丢纸团的不良行为,提醒孩子“不能丢”。可她一转身,孩子又继续丢纸团。她只得又提醒了一次……

当做饭的妈妈被急促的门铃声惊到时,门外的保安叔叔告诉她,孩子趁妈妈做饭时往窗外丢了一个玩具,砸中了一位傍晚散步的老爷爷。虽然伤得不严重,但孩子的行为让妈妈气得不行。

“不断提醒也没用,就像一张牛皮!”

孩子的行为常常缺乏理性

很多行为科学家的研究常常发现,人的行为选择的理性成分,不比鸽子高,小朋友就更是如此了。什么意思?幼龄期孩子们,因为自我中心思维在脑瓜里占上风,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反应、围绕自己的意愿进行。例如见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好玩就要据为己有,例如看到可口的零食就要先吃……当他们觉得往窗外丢纸团很有趣,所以就一直丢,就像天女撒花般快乐,不懂得为别人考虑。

不断提醒孩子——为什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呢?

“把玩具收拾整齐”,可孩子还在玩玩具;“去刷牙”,可孩子还躺在地上玩猫大战老虎;“去洗手”,可孩子还在捏橡皮泥……时时提醒、天天提醒、不停地提醒……“直至发火的最后一刻”。当父母们习惯了总是提醒孩子,其实已经进入了教养的死胡同,不断提醒孩子,孩子不听;当父母不提醒,孩子就更不听了。怎么办?

 

儿童心理学家凯文‧勒曼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不断提醒孩子,只会让他养成等待下一次你再提醒他的习惯。”当孩子经历了父母的提醒,而他们多次无意或假装没听到后,家长也还在提醒。结果,家长们的行为是在“告诉”孩子——他们的拖拉或假装听不到是被允许的,在他们最终做父母要求的事情之前,他们还有很多时间供自己消遣;在他们最终停止父母要求他们停止的事情之前,他们还有很多时间一直不停止。随着父母们养成了不断提醒的习惯,孩子也养成了忽视父母说话的习惯。

那么头痛的父母们最直接的做法,便是让孩子重视父母说的话。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改正孩子不良行为?一位妈妈的坏习惯“抹除法”,建议大家试试

我有一位朋友喜欢钻研育儿实用法,她还经常自创方法,最近我便学到了一个坏习惯“抹除法”。

她家是二孩家庭,家里两个男孩子,哥哥经常抢弟弟的玩具。直至有一天,妈妈不在家,哥哥因为争抢弟弟的玩具时,导致弟弟的额头被撞伤了,妈妈知道要对孩子进行严肃管教了,可是她要亲自管教。

后来有一天,弟弟在客厅开心地玩小皮球,哥哥坏习惯再现,冲过去就把小皮球抱在怀里,弟弟开始哭闹。哥哥的整个抢玩具过程,被沙发上的妈妈看见了。

这时妈妈把哥哥叫到跟前,严肃地问哥哥:“你刚才做了什么?”

“抢弟弟小皮球。”哥哥有些紧张。

“你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错的。”

“以后怎么办?”

“以后用借的。”你以为教育完了吗?没完!

“好,现在把你的《改正计划书》写下来。”妈妈接着说。

“为什么要写《改正计划书》?”哥哥有些不情愿。

“这是妈妈今天开始的规定,以后谁屡犯不改,谁就需要写《改正计划书》。”

小哥哥挤牙膏般,一点一点地终于把《改正计划书》写出来了,全文如下:

“我抢弟弟的小皮球是错误的,下次我如果想玩,我要向弟弟借。如果弟弟不借,我不能抢,我应该玩别的玩具。两兄弟要相亲相爱。”

妈妈也把弟弟叫到跟前,接着让哥哥宣读了一下他的《改正计划书》,然后写上日期,贴在房间的墙上。

过了几天,哥哥“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抢弟弟的小火车。“哥哥,你过来!”

 

 

“啊?又要写《改正计划书》?不要吧?”

“没办法,犯错就要写《改正计划书》!”随着《改正计划书》写得越多,小哥哥越痛苦,后来就对“抢玩具”很警觉 了,过了大半月,抢玩具就再也没出现。

这种做法,适用6岁以上的小朋友,因为他们已经会一些文字和拼音;学龄前的孩子可以通过画画或录音做口头的《改正计划书》,因为频繁书写或录音,对很多小朋友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不仅深刻了教训,还能相对有效地避免他们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当这个做法的时间长了,墙上贴满了一张张《改正计划书》之后,下次孩子在要犯错那一刻,会自动地启动大脑的“反省机制”,他们的行为便得到收敛和改正。

为什么这位妈妈的坏习惯“抹除法”会有效呢?

孩子会根据行为效果来选择行为。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孩子擦桌子,妈妈称赞孩子勤劳,孩子很开心,下次擦桌子就更积极;当孩子摔玩具,妈妈说“玩具很痛,你如果不好好爱玩具,玩具就回老家了”,孩子下一次可能就不再摔玩具。

这叫“效果律”,是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概念。当孩子因为一个行为得到了奖赏,孩子的行为便得到了强化;当孩子因为一个行为得到了惩罚,那么孩子的行为便得到了弱化。随着惩罚的持续进行,孩子的行为就能得到有效的改正。简言之,孩子会根据行为的效果选择未来的行为。上面的《改正计划书》的做法,就是一种温和却有效的惩罚方法。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有屡次提醒也不改的坏习惯,试试这个《改正计划书》吧!

 

(完)


slot dana slot dana 5k rejekibet jayaslot vivo500 slot online vivo500 vivo500 vivo500 bina bangsa tunas karya permainan slot slot 5k slot 5k slot 5k jp500 jp-500 jp500 jp-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APK Slot JKT8 rejekibet rejekibet INK789 Link Download Apk Slot Online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Deposit Qris apk slot ink789 apk slot maxwin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rejekibet JayaSlot Link Download & Login Apk Slot Hijau Terbaru Indoneisa 2025
https://www.venturecapitalineducation.com/ https://www.booksarepopculture.com/ https://coolthought.org/ https://sevensensefest.com/ https://usatimesbio.com/ https://www.theshiori.com/ https://lohanrhodes.com/ https://amirpalace-hotel.com/ https://marheaven.com/ https://theisticsatanism.com/ heylink.me/vivo500g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