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爱跟谁睡?背后的学问很大,别轻视


孩子在家爱跟谁睡?背后的学问很大,别轻视

2017-10-08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为啥有些娃,一到天黑睡觉就不要妈妈,只要奶奶或爸爸?


3个有趣却又不陌生的小场景


场景1、千奇百怪的闹觉


天色渐晚,在一辆亲子旅游巴上,一群1~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闹觉。


不过孩子们闹觉的对象相当有趣,有些孩子闹着一定要奶奶抱睡;有些孩子闹着要爷爷,还有些孩子哭喊着要爸爸。


有位只有妈妈陪同外出的小男孩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定要姥姥,多次甩掉妈妈的手,让妈妈好不尴尬。最后哭累了,才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场景2、临睡前逃离妈妈


旦旦妈妈常常在其他妈妈面前抱怨说,旦旦跟她不亲。


有一天晚上,旦旦妈妈想要旦旦跟她睡,旦旦一开始答应得很爽快。母子俩在床上玩手影游戏玩得非常高兴。眼看到了10点了,旦旦揉眼睛想睡觉了,妈妈让旦旦躺下来,跟自己盖被子,没想到旦旦拒绝了:“不要,我要跟奶奶睡!”


然后一阵风似的溜掉了,让妈妈倍感失落。


场景3、半夜哭闹要姥姥


牛牛黏姥姥,牛牛是雷打不动地拒绝跟妈妈睡。


妈妈恼了,有一天晚上,待牛牛在姥姥的房间睡着后,牛牛妈妈把孩子抱到了自己房间。


但是,半夜还是出意外了,牛牛在睡梦中醒来看不见姥姥立即崩溃大哭,无论如何要找姥姥。姥姥闻声过来把牛牛抱走了,后半夜一直睡得很香。


留下沮丧的牛牛妈妈一直睡不着。


相信这些妈妈们内心是崩溃的——“我是孩子的亲妈呀!怎么回事?”



难道中了劳伦兹的“刻印”效应?


康拉德.劳伦兹是一名生物学家,最早提出亲子关系中“刻印”这一概念。他用鸭子做亲子实验。


他把一组鸭蛋由鸭子妈妈孵化,一组鸭蛋由机器孵化,分成A,B两组。A组的鸭子宝宝们破壳一刻看到的是鸭子妈妈;B组的鸭宝宝们破壳的一刻,见到的是劳伦兹。


接着,劳伦兹把两组鸭宝宝混在一起,随后故意惊吓它们,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带着记号的B组鸭宝宝们,在被惊吓后条件反射般跑到了劳伦兹身边。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些B组的鸭宝宝们也常常喜欢跟随劳伦兹身后,而不是鸭子妈妈身后。


劳伦兹认为,鸭子宝宝们因为第一眼看见的是人,所以把人当成了它们的妈妈,这便是“刻印”效应。


事实上,第一眼的“刻印效应”在人类亲子关系中是不存在的,第一年却很常见。


为什么第一眼的“刻印效应”在人类亲子关系中不存在?


想想宝宝出生时眼睛视力很弱,几乎看不清,并且宝宝们出生时第一眼看见的是产科医生或护士,基于第一眼的“刻印效应”,宝宝会把别人当成亲妈吗?不会。相反,初生婴儿会通过母亲的声音和体味寻找妈妈,那是宝宝在子宫外唯一熟悉、出生后还能找到的两种东西,是无助宝宝们的安全感保障。


但是,多少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一年“抛弃”了宝宝呢?


有些妈妈需要外出工作,跟宝宝两地分隔;有些妈妈出于某些原因,不仅不哺乳,晚上还不和宝宝同一房间睡觉,平时也很少跟宝宝亲近。宝宝们的安全感保障没了,想想都让人难过。


跟妈妈分离的宝宝们的两种命运


1、依恋关系缺失


19世纪,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曾经拍摄过一个黑白的简短的影片。片里是一群无法长期照顾宝宝的妈妈们生下的婴儿。


这些妈妈在生下宝宝的头三个月允许亲自照顾宝宝,3个月后,这些妈妈们便离开,把宝宝交给育婴园的护士。


在妈妈离开的最初几天,大多数宝宝有时还能愉快地咯咯笑或微笑,但在妈妈离开的一周后,宝宝们普遍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是反应迟钝、面无表情,便是脸上写满恐惧。



施皮茨认为,育婴园的护士们工作繁忙,每个护士平均要照顾7个小婴儿,并且她们大多是因为工作而履行照顾义务,因此未能跟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所以这些婴儿的依恋关系是缺失的,宝宝们的安全感和情感发展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依恋关系缺失的宝宝爱哭闹,常常希望有人关注,但也爱拒绝他人。


2、依恋关系发生转移


那些妈妈分娩了婴儿却不能在身边照顾的家庭,这些婴儿的主要养育者,比如家里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又或者是宝宝的爸爸或保姆,如果对宝宝充满爱,能够给予宝宝足够的关注,那么这些宝宝对妈妈的依恋关系便会产生转移,宝宝们把情感寄托在别的养育者身上,而不是在妈妈身上,这便是上文3个有趣场景的解释。


那些不肯跟妈妈睡的孩子,即使他们平时可能跟妈妈玩得很好,那是因为这些孩子在一岁前跟妈妈分离或被妈妈忽视造成的,并且这种发生转移的亲子关系常常是不可弥补或难以改变的。为什么?


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很大的关系:


亲子关系→1对1玩伴关系→群体玩伴关系


1)0-1岁,亲子关系


1岁前,被视为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宝宝们通过与妈妈的互动,比如妈妈对宝宝有亲密的关怀和照顾,能与婴儿有充分的体肤接触,及时回应婴儿的哭闹,能通过行为或语言表达对宝宝的爱,在跟宝宝接触过程中,有充分的语言刺激,宝宝能时常闻到妈妈的体味、感受到妈妈怀抱的温暖,听到妈妈爱怜的呼唤和说话,那么,这样家庭的母子或母女亲子关系常常能建立得很好,这些孩子最爱跟他们的妈妈睡。



否则妈妈这个角色被其他养育者代替,而这个养育者刚好能在体肤接触、情感展示、行为表现和语言刺激上,也能跟宝宝有充分的互动,那么宝宝的情感依恋对象便转移到了养育者身上,所以,这些孩子爱跟养育者睡,而拒绝跟没有和宝宝建立依恋关系的妈妈睡。


这决定了妈妈跟孩子日后的亲子关系的亲密还是疏远。


2)1-3岁,1对1玩伴关系


1岁后的宝宝,虽然对亲子关系还有渴求,但因为1岁前妈妈的缺位,即使宝宝1岁后,妈妈及时回到宝宝身边,这时母子母女发展的是玩伴关系,不再是亲子关系。


这些孩子能跟妈妈玩得很好,但实际上孩子们只是把妈妈当成玩伴,关键时刻,比如到了睡觉时需要100%安全感的时刻,孩子们需要的,却是那个跟Ta在1岁前建立了亲子关系的对象。


有些妈妈在孩子1岁前,虽然也跟孩子住一起,但因为上班忙、下班后也未能跟孩子有良好互动,孩子们感受不到妈妈的关注,也会转移依恋对象。


>>>>一位逗比妈妈的恶作剧


我身边有位逗比妈妈,她因为生娃后头一年忙于出国学习,未能跟自己的女儿在1岁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但女儿跟爸爸的关系非常好。现在女儿3岁,平时一家三口一起睡,但女儿不愿挨着妈妈睡。


有一天晚上,趁女儿睡着后,这位妈妈偷偷跟丈夫换了位置。到了三更半夜,只听见女儿大喊:“不得了啦,爸爸不见了!”随即看见女儿跳下床往房间外窜,一边跑一边喊“爸爸不见了”,找完隔壁房间找厨房,找完厨房找厕所……


后来听到爸爸的声音,孩子才走回来挨着爸爸又呼呼睡着了。


3)3岁后,群体玩伴关系


到孩子3岁后,他们常常发展为对群体的玩伴关系有需求,对与Ta有亲密亲子关系的妈妈或养育者虽然有依赖,但也能开始接受在幼儿园或非熟悉的寝室睡觉,跟小朋友们也玩得较好。


检验孩子安全感的一般方法


幼年时期依恋关系缺失或家庭养育方法的不当,会让孩子丢失安全感。安斯沃斯的“陌生情景法”,常常是检验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重要方法。


孩子安全感很好的表现:


1、当孩子6个月~3岁时


妈妈上班或外出,或婴儿的主要养育者暂时外出,孩子虽然一开始表现出不情愿或哭闹,但妈妈或养育者离开后,孩子很快能投入玩耍。到妈妈或养育者回家后,孩子会表现出高兴或希望亲近的行为,这样的孩子,安全感是正常的。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如果母子或母女的亲子关系良好,大多数会喜欢跟妈妈睡;如果跟其他养育者关系好,便喜欢跟养育者睡。


只要这些孩子的情感依恋对象稳定,而不是常常变换养育者,这样的孩子即使没跟妈妈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他们的安全感一般也是没问题的。



2、当孩子3岁后


比如上幼儿园,孩子能忍受跟妈妈或主要养育者暂时分离,虽然刚开始会表现出分离焦虑或哭闹或不舍,但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且跟小朋友们玩得很好。这也是安全感正常的孩子的表现。


3岁后的孩子,睡觉时一起睡的陪伴对象没那么挑剔了,也能开始慢慢尝试独睡。


所以妈妈们如果想要跟孩子建立一辈子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便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尤其要珍惜关键的头一年。


孩子跟谁亲?“睡觉”知道答案!难怪民间有种说法,说“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亲自拉扯才会亲”,真的是充满哲理啊!


本文关键字:亲子关系、依恋关系、安全感、幼儿心理、家庭养育



一句话认识【幼儿说】:

我是小黄妈,亲子心理咨询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最喜欢“掏”国外心理学家们的育儿锦囊,插自学的丑萌漫画。周一~周五等我哦!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Leave a Reply

slot dana slot dana 5k rejekibet jayaslot vivo500 slot online vivo500 vivo500 vivo500 bina bangsa tunas karya permainan slot slot 5k slot 5k slot 5k jp500 jp-500 jp500 jp-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APK Slot JKT8 rejekibet rejekibet INK789 Link Download Apk Slot Online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Deposit Qris apk slot ink789 apk slot maxwin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rejekibet JayaSlot Link Download & Login Apk Slot Hijau Terbaru Indoneisa 2025
https://www.venturecapitalineducation.com/ https://www.booksarepopculture.com/ https://coolthought.org/ https://sevensensefest.com/ https://usatimesbio.com/ https://www.theshiori.com/ https://lohanrhodes.com/ https://amirpalace-hotel.com/ https://marheaven.com/ https://theisticsatanism.com/ heylink.me/vivo500g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