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陷阱”:街头上的夹娃娃机,为什么爸妈要带孩子远离?


幼儿说 幼儿说

孩子们爱玩游戏,但有些游戏是不适合的。


在街头最热闹的一角,一位胖嘟嘟小男孩在地上打滚,一边滚还一边嚷嚷:“我还要玩,我不要回家……”


他的身旁是一排整齐的夹娃娃机(也叫夹公仔机),很多小朋友和年轻人都在玩,他们一个个神情专注,生怕手一抖玩具就掉了。


小男孩的妈妈生气地冲孩子吼:“都已经玩了20块了,你夹不到怪谁呢?”


我很想跟那位妈妈说:“要怪妈妈,因为根本就不该让孩子玩!”



这问题我以前曾经提及,最近碰巧也有父母留言,说他的孩子每次看到街上的夹娃娃机都要“扑”上去,怎么劝都不走,有时投了几十块钱还要投……我常常给父母们的建议是,让孩子远离街上的夹娃娃机,宁愿花钱给孩子买一个玩具,也不要轻易玩。理由如下:


▲ 夹娃娃机,其实是披着可爱外衣的“收钱箱”


有朋友跟我说,去年春节,他家的孩子拿着压岁钱,一个人在几台夹娃娃机前度过了整整一个下午,花掉了上千块,才夹回了3只毛绒小玩具!如果家长直接带孩子到玩具店买,也才100多块钱就能买到3个一模一样的玩具。“为什么孩子会做那样的蠢事?”朋友说到最后有些生气了,甚至觉得街头根本不应该存在这样的玩意。


作为成年人,我们常常很反感有人冒然伸手向我们要钱的嘴脸,其实夹娃娃机与此相差很少,它们仅仅是披着可爱外衣的“收钱箱”。为什么?



因为夹娃娃机的抓力大小和抓取概率,都是机器内置的程序控制的:商家如果想让更多的人玩,会设置夹子大抓力的时间稍长一些,抓取成功的概率高一些;如果玩的人多,商家便可以把夹子大抓力的时间稍短一些,抓取概率便会下降;并且程序还有混合模式,当收取到的币数到达一定数量时,抓取概率才会提高……总之,一切以人家的盈利为目标,所以孩子玩夹娃娃机的抓取概率,即能不能抓到玩具,是人家早已经设置好的,而对玩娃娃机的孩子来说,往往有“我掌握好技巧就能抓到”的心理假象。


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来说,已经不是一项纯粹的“游戏”了。


▲ 先把孩子吸引到这些机器前,背后存在行为设计学?


假设有一位小朋友,第一次在街头遭遇夹娃娃机并且被吸引到机器前,一些细节其实很常见:


驱动1:“妈妈,那边好热闹,我们去看看”



当孩子走在街头,看到前方很多小朋友和大哥哥大姐姐围在一起,从众效应先会给孩子带来了好奇心,“肯定有什么好玩的”;尤其是远远地便听到机器传出来的悦耳的音乐,以及人群传出来的热闹的欢呼声,“妈妈,那边好热闹,我们去看看”,从而驱使孩子来到机器面前。


驱动2:“哇,好可爱哦,我也想要”



玻璃箱装着色彩鲜艳、表情可爱的玩具,甚至是孩子爱看的动画片里的角色,把孩子的注意力深深吸引住了,“哇,好可爱哦,我也想要”。


驱动3:“一按一推,好简单啊”



到底如何能拿到这些可爱的玩具呢?孩子们便开始旁观,“一按一推,好简单啊”,看到简单的操作步骤,让孩子有“我也能”的心态;看到有人夹取失败,甚至还在内心“轻视”别人:“不就是操控按钮用夹子夹吗?这个很容易,那位小朋友好笨……”孩子的行动力慢慢在增强,甚至还在没塞币之前,就模仿别人在“一推一按”了。


▲逃不掉的心理“陷阱”,为什么孩子会越抓越停不下来?


曾经也有妈妈跟我说,她每次让哭闹的孩子玩完,总会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说:“你今天花了40块,只夹到了一只价值10块的玩具,如果用40块,你能买到4个。”虽然孩子很认真地听,但下一次遇到夹娃娃机,仍旧阻止不了孩子行动的步伐,“妈妈,我夹一下就好”。


大家一定听说过斯金纳箱,来自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斯金纳(B.F Skinner)的小白鼠实验。众所周知,斯金纳教会了小白鼠按压杠杆获取食物丸,但是后来,“按压杠杆——获取一粒食物丸”的“游戏”,已经吸引不了小白鼠了,小白鼠只有在饥饿时才按压杠杆。


斯金纳便把奖励变成了随机化,有时小白鼠按压杠杆没有出现任何食物丸子,但有时一按压就掉进来好几粒,小白鼠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瞬间飙升,它乐疯了,不停地按压杠杆,根本难以停止。这便是变换奖励原则(Variable Rewards),奖励随机化,会让孩子更着迷。



类似的心理机制,也发生在孩子们玩夹娃娃机中。孩子们把币投进机器后,操控夹子有时抓不到玩具,但有时却非常轻而易举地抓取到玩具,并且还一连好几次都抓取到了!这可把小朋友乐疯了,变换奖励原则驱使他们不停地投币不停地抓……因为孩子每一次抓取到玩具时,孩子大脑的多巴胺分泌增加,孩子感觉到很兴奋,兴奋感驱使他们继续行动,希望抓取更多……


除此之外,兴奋中的孩子常常会高度自信,总以为下一次也会这么容易;


倘若一连好几次都没有抓中,“扳本”心理也会让孩子继续——“已经投了这么多币,再投一次说不定就能抓到了”;


当孩子看到别人抓到了玩具,也容易自我欺骗,“别人行,我也行”;


尤其是当孩子有“我差一点点就抓到了”的念头,孩子也会继续……


▲那么,父母们该如何对待这些街头机器呢?


尽量别让孩子玩。从一开始便要远离,倘若一不小心,孩子便被吸引来到这些机器前,无论孩子如何渴望,也别让孩子轻易尝试。宁愿给孩子直接买一个玩具,也别让孩子玩。当孩子投了一两次币,发现没抓到,这时父母仍旧有“按暂停键”的机会,赶紧带孩子远离。当孩子得到“食物丸子”,便可能会掉进了被“斯金纳箱”操控的“陷阱”。父母们面临的,便是更多的闹心,就像本文开头的那对母子。


因为玩夹娃娃机,其实是你的孩子被机器玩,而不是孩子玩机器!


(完)



【幼儿说】:作者是小黄妈,一枚心理咨询师、一名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阅读原文


    Leave a Reply

    slot dana slot dana 5k rejekibet jayaslot vivo500 slot online vivo500 vivo500 vivo500 bina bangsa tunas karya permainan slot slot 5k slot 5k slot 5k jp500 jp-500 jp500 jp-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APK Slot JKT8 rejekibet rejekibet INK789 Link Download Apk Slot Online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Deposit Qris apk slot ink789 apk slot maxwin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rejekibet JayaSlot Link Download & Login Apk Slot Hijau Terbaru Indoneisa 2025
    https://www.venturecapitalineducation.com/ https://www.booksarepopculture.com/ https://coolthought.org/ https://sevensensefest.com/ https://usatimesbio.com/ https://www.theshiori.com/ https://lohanrhodes.com/ https://amirpalace-hotel.com/ https://marheaven.com/ https://theisticsatanism.com/ heylink.me/vivo500g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