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有较大的害处?爱“催”的父母该留神


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有较大的害处?爱“催”的父母该留神

黄杏贞 幼儿说

别再催促磨蹭的孩子了。


一位妈妈要带儿子出门,小男孩从起床进洗手间到穿衣服,大半小时后还在穿衣服……


妈妈的语气开始变得不耐烦:“快一点,快一点,快一点!”


小男孩慌慌张张加快了速度,10多分钟后,小男孩说“口渴,要喝水”。


这时妈妈已经彻底没了耐心:“好了,你不能快一点,那么我们今天就别出门了!”


男孩大哭起来。



▲大部分父母都有催促孩子的习惯


在这方面,日本教养杂志《AERA with Kids》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有高达80%的父母每天多次对孩子催促“快一点”,频繁催促的频率集中在早上出门时、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收拾玩具时、洗澡时、睡觉时……看看,说中你了吗?看来,天下孩子一样“磨”,天下爸妈一样“催”。不过,爸妈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会带来负面影响。


爸妈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1、父母经常催促,会增加孩子未来的焦虑隐患


些少的压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但频繁和较多的压力,会促进身体可体松的分泌,抑制孩子的思考与记忆保留的能力,还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值得一提的是,压力也常常是儿童焦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父母催促孩子快一点时,往往伴随着怒吼和指责,这又加大了孩子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我们很多父母会担忧咬指甲的孩子焦虑,但我们却在以另一种方式增加孩子们的焦虑。难怪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妈妈,就是着急的妈妈。 


如果你不知道焦虑给孩子带来的后果,你可以看看小沙鼠的表现:


这种沙鼠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一到每年的旱季,沙鼠们每天总要辛勤地储存草根。因为过度焦虑,它们储存的草根是它们真实需要的5倍。倘若它们哪天不能衔草,比如被笼子装起来,它们很快便死亡。过度的焦虑把它们杀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遇见一些焦虑的孩子:


无论是阅读绘本还是玩玩具,甚至是跟其他小朋友玩耍,经常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他们频繁地发怒或摔玩具,甚至打其他孩子,唯独不能静下来沉浸于玩具和玩耍中。如果父母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自己也答不出所以然。当他们上到幼儿园,他们可能会紧张地远离人群,或者若无旁人地在课室走来走去,并且常常莫名其妙地生气……这些便是孩子焦虑的表现。


2、父母经常催促,容易养成孩子马虎、不思考的习惯


小朋友的成长,需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但由于心智的限制,年幼的孩子思考起来会比较慢,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虽然慢,却很有必要。因为会思考的大脑,会越来越擅长思考,这是大脑神经元“用进废退”的原则。这也是有些孩子擅长思考,而有些孩子不擅长思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说有一位名叫马歇尔·福柯的足球后卫,从小喜爱思考,他也把这种思考的习惯用在了足球场上。他经常能准确地判断出球场上的球员要做什么,接下来还要做什么,据说准确率奇高。我料想他小时候思考时没有爸妈频繁催促的打扰。所以,懂得思考,其实是一种能力。



而父母经常性频繁的催促,会打断孩子这一思考的过程,也会让孩子从小丢失思考的能力,至少也是不能专注地思考,继而可能会带来做事马虎的习惯。举个例子,当一位小朋友在系鞋带时,他一边系一边思考为什么鞋带是这样缠绕的,鞋子上的几个洞洞真有趣,还有鞋子上的颜色真鲜艳……等问题。当他听到妈妈焦急的催促时,便匆忙停止,为了更快地满足妈妈,他可能干脆连鞋带也不系了,而是胡乱塞在了鞋子里……马虎的坏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3、父母经常催促,还会带来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年幼的孩子虽然拖拉,但他们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长和解决问题。父母频繁的催促,相当于频繁地否定孩子,否定孩子的做事方式,可能会带来孩子的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简言之就是放弃努力和尝试,什么也不做。

有一位爸爸,曾经跟我分享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他5,6岁时,跟自己的爷爷学做饭。他印象中小时候的米粒里很多小石子,他便想把米粒里的小石子都挑掉再洗,但他的爷爷一直在旁边催“快一点,你能不能快一点?你这么慢,等你做好饭,我们都被你饿死了……”洗米时也不停地催“快一点快一点”,生火时也是一声声催“快一点快一点”……结果因为过于着急,他不仅把碗摔了,自己的手指也烧伤了。从此,他抗拒做饭,如今30多岁仍旧不想学做饭。他说:“老被催促,是一件很沮丧的事情,那一声声催促,总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无能……”


父母们的两难心声


“我也不想催,但孩子的确是很慢啊”,

“不催?孩子能在洗手间洗澡一整天”,

“不催孩子快一点,他能刷牙一个小时以上”……



“磨”、“慢”、“拖”,常常是小朋友幼年时期的做事特征,幼儿说在前面提过,小朋友的成长需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另外,年幼孩子做事,也需要满足好奇心的探索,这也需要时间;除此之外,幼龄孩子还有专注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小孩子还缺乏时间观念。从儿童的时间概念的发展来看,6岁的孩子才知道确定的时间以及大概知道时间的长度,比如他能感知10分钟是多长……


所以,年幼孩子的拖拉磨蹭是普遍情况,父母该如何应对?



——预设“时间计划”是合适的做法。提前给孩子预设时间,比如15分钟后要出门,否则时间不等人,妈妈也不等人,后果孩子自己负责。父母尽量在等待孩子时,不要催促,更不要频繁地对孩子说“快一点快一点”。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控制情绪是关键。当父母理解孩子们的磨蹭是普遍的,并且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才能以平静的情绪对待孩子们各种“磨”。毕竟天下孩子一样“磨”,但爸妈可以“不催”。当孩子多次品尝到错过时间的“滋味”,会慢慢地进步的。


美国诗人梭罗说:“如果一棵树一开始成长得比较慢,它以后必然有强大的根基。我相信人类的成长也是如此。”所以,当孩子表现出各种“磨”时,想想这句话!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阅读原文


    Leave a Reply

    slot dana slot dana 5k rejekibet jayaslot vivo500 slot online vivo500 vivo500 vivo500 bina bangsa tunas karya permainan slot slot 5k slot 5k slot 5k jp500 jp-500 jp500 jp-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jepe-500 APK Slot JKT8 rejekibet rejekibet INK789 Link Download Apk Slot Online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Deposit Qris apk slot ink789 apk slot maxwin gacor deposit qris 5000 slot gacor rejekibet JayaSlot Link Download & Login Apk Slot Hijau Terbaru Indoneisa 2025
    https://www.venturecapitalineducation.com/ https://www.booksarepopculture.com/ https://coolthought.org/ https://sevensensefest.com/ https://usatimesbio.com/ https://www.theshiori.com/ https://lohanrhodes.com/ https://amirpalace-hotel.com/ https://marheaven.com/ https://theisticsatanism.com/ heylink.me/vivo500g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