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漫画告诉你,中国孩子与西方孩子是如何分享的?


一组漫画告诉你,中国孩子与西方孩子是如何分享的?

2017-08-17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什么才是正确的“分享教育”?


一次在一亲戚家里,我发现了一个小娃儿间有趣的现象:


8岁的斗斗进屋时拿着一块刚买的芝士蛋糕,屋里有差不多年龄的小表妹盼盼。盼盼见到芝士蛋糕两眼发光:“哇,很好吃的样子呢!”


“给你吃吧!”斗斗很大方。


“好吧!”盼盼也不客气地接受,一下子吃光光。


没多久,我发现斗斗似乎闷闷不乐。我问:“怎么了?不舍得芝士蛋糕?”


斗斗摇头,他凑近我耳朵悄悄说:“我把蛋糕让给表妹,但是妈妈没有表扬我!”


我惊讶于斗斗的小心思。他“孔融让梨”,但是因为没得到表扬而耿耿于怀。


饭后,我无意中听到盼盼跟她爸爸聊电话:“……爸爸……今天我吃了斗斗的蛋糕,但是他自己没有了,我是不是不懂得谦让?我担心妈妈批评我……”


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这样的教育结果,大概并不是古代先贤们的本意。一个因为“孔融让梨”没得到表扬而不高兴,另一个因为接受了对方的“让梨”而担心被大人批评。到底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在分享教育中,中国父母最常犯2种错误:


1)因为“面子”强迫孩子分享


案例1:“儿子,玩具飞机给小A玩一下……真是吝啬的家伙,我们不跟吝啬鬼玩!”小男孩不高兴地看着妈妈,一副想分享却又不情愿的样子。


后果:嘲讽孩子吝啬,会让孩子心里充满羞愧感,孩子常常为了减轻内心的羞愧,而被迫向大人屈服,做出分享行为。


2)过分强调“不懂谦让”是自私


案例2:在吃水果时,糖糖挑了一个最大的被奶奶斥责:“看你自私的!”糖糖脸红,赶忙放下,拿了一个小的。下一次吃水果时,糖糖不敢第一个拿,而是等别人拿了才敢动手。


后果:大人片面强调“独自享用”、“挑大的”是自私,默认“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才是好品格,忽视了对孩子自身的尊重,孩子容易养成虚伪的人格。


上面两种误区,共同结果便是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心思,即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分享行为的评价和看法。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普遍在中国家庭存在的“分享思维”,跟西方孩子的分享,它们各自的意义是不同的。


下面一组漫画告诉你,中国孩子与西方孩子是如何分享的?



大家看到明显的区别吗?


中国孩子:好的、大的让给别人,自己吃小的、差的,因为这是谦让的美德;


西方孩子: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有权利享用大的、好的,也会送给别人大的、好的。


想起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E. Nisbett的《水下场景图》:



当观察上面的图时,亚洲人看到的是鱼和环境的关系;而西方人看到的是大鱼。这说明,中国孩子更注意的是周围的人,我们的孩子的思维方式更多地是考虑到我们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即相比起西方孩子,中国的孩子们更注重的是家长或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常常渴望得到赞扬,并且会因为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而压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所以在分享方面,中国的孩子更多想到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得到大人或旁人的认同——爸妈说我是好孩子;我不分享会被人说成“吝啬”。最终忽视了分享本身的快乐:有人跟我一起吃一起玩,我很高兴。


在一家中英幼儿园见到的三种孩子


课堂上,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大红苹果和一个小的青苹果,让孩子们选择。


班里的外国孩子都选择了大红苹果,中国孩子有些选择了小青苹果,只有几个中国孩子选择了大红苹果。


老师随即问那些选择了大红苹果的外国孩子,外国孩子们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想吃!”


选择了小青苹果的孩子回答:“好孩子要懂分享!”


而那几个选择了大红苹果的中国孩子回答:“先到先得”,还有个孩子说“我的苹果我做主”等。



从这几个选择了大红苹果的中国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中国部分父母所做出的努力,他们已经开始懂得了尊重孩子的权利,而没有让孩子为了分享而分享。


所以,幼儿说建议父母们——


在孩子们的“分享教育”中,应该是两方面的原则:


1、鼓励孩子分享


毫无疑问,常懂得分享的孩子意味着好人缘。孩子们能从“分享”这个行为中,学会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那些因为“分享”这个行为而快乐的孩子,他们会更享受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这些孩子也常常是一些快乐而幸福的孩子。“大毛跟我一起咬饼干呢,我喜欢跟大毛玩”,共同行为让娃儿们心与心更加贴近。


2、尊重孩子,不道德绑架


父母最需要自我提醒的是,孩子也有享用好东西的权利。在分享教育中,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建立“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价值观,因为会导致孩子心理压抑和低自尊。


在这方面,父母们可以给孩子定规矩:


属于孩子自己的东西,孩子拥有是否分享的权利;


公共东西,孩子最先得到的,孩子拥有先享用的权利;


如果是一家人的东西,启动“尊老爱幼”原则;


如果是跟其他小朋友共有的东西,启动分享原则。


“把快乐的香水喷洒在别人身上,别忘记往自己身上也喷洒几下”——这才是“分享教育”的精髓。


本文关键字:分享教育、谦让与分享、孔融让梨幼儿心理、亲子育儿



一句话认识【幼儿说】:

我是小黄妈,亲子心理咨询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最喜欢“掏”国外心理学家们的育儿锦囊,插自学的丑萌漫画。周一~周五等我哦!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