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撒谎孩子不坏?这个研究直接告诉你:怎样讲故事能戒撒谎!


你一直不知道如何让孩子戒掉撒谎?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公园玩耍,公园的沙池里有几个小朋友,小女孩跟他们玩了一会后,拿着一个摩托车玩具回到妈妈身边,对妈妈说:“这是我刚认识的一个好朋友送给我的。”才过了一会,一位爸爸带着他的儿子来到她们面前,小男孩张嘴就对小女孩的妈妈说:“小姐姐偷了我的玩具!”妈妈惊呆了,沟通了一轮后,才发现自己的女儿撒谎了。小女孩3岁半。

虽然她最后理解了女儿,却因为这件事留下了“阴影”。从此,每次女儿做什么或说什么,这位妈妈都对女儿持怀疑的态度,在她心里,女儿脸上似乎被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一个“不怎么诚实”的小孩。另一方面,这位妈妈告诉我,她也常常自责,她觉得一定是因为她的教育不对才导致孩子撒谎……

▶“撒谎”,不等于“坏孩子”,为什么?

因为几乎所有人小时候都曾经撒谎,可是仅有小部分人成为坏人。根据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的报告,约20%的2岁孩子会撒谎,60%的3岁孩子会撒谎,85%的4岁孩子会撒谎,而到了孩子们7岁时,撒谎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00%。这太让人费解了,原来小朋友都是“撒谎大王”。为什么会这样?

撒谎,其实是小朋友心智成长的表现

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撒谎不仅随着孩子的心智成长而发展,也直接反映了他们的认知力,看看下面的撒谎特征你便明白:

3岁前,宝宝常常把现实与想象(或期望)混淆,所以他们会“无意识”地撒谎。例如他们会说出一些“我吃了一房子的蛋糕”,“我去了月亮玩”,“爸爸买了宇宙飞船”等一本正经的小谎言;

3,4岁,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撒谎,可是因为自我中心的思维局限,常常错漏百出。例如偷吃糖的小孩可能会说“我没有吃糖,是小怪兽偷吃的”;又例如偷玩具的小孩可能对妈妈说“我没有偷,是爸爸让我偷的”;

5,6岁以上,孩子开始根据猜测他人的想法而撒谎,虽然自我中心思维还在,但部分孩子开始往逻辑思维发展。例如一位爸爸带小孩出外玩耍,给小孩喝饮料。回家后当妈妈问“有没有喝饮料”,小孩说“没喝饮料,喝了矿泉水”。

▶如何帮孩子“戒掉”撒谎?

首先,帮助孩子认识“撒谎”。

我们常常反对孩子撒谎,是因为谎言伤害了别人。有撒谎习惯的孩子,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光环效应,容易让人把撒谎的孩子等同于道德败坏的孩子,满嘴谎言的孩子也不利于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即使孩子们不会远离身边的“小骗子”,父母们也会叮嘱自己的孩子远离,以避免孩子受到不良的“污染”。所以,当孩子3岁开始,父母就要有意识地纠正孩子——“不要撒谎,当个诚实的孩子。”

爸妈们还可以从“同理心”方面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撒谎给他人带来的伤害。

有一位妈妈,发现5岁的儿子带回家一个可爱的兔子小书包,里面装着一本绘本和一小盒积木玩具。追问后,这位妈妈发现,兔子小书包是小男孩汤汤的,她儿子也想拥有那样的一个小书包,就偷偷地带回家了。这位妈妈指着儿子最喜欢的毛绒熊说:“如果有小朋友偷偷把你的毛绒熊带走了,你再也见不到了,你会不会很伤心?”小男孩愧疚地点头,还要求妈妈带自己去归还兔子小书包。

曾经有爸爸问,善意的谎言呢?也不允许孩子有吗?

幼儿说跟大家说过,善意的谎言有积极的意义。如果你有带孩子观察大自然的经验,你会发现,自然界的“撒谎行为”无处不在,枯叶蝶会把自己伪装成一片枯萎的树叶,欺骗捕猎者;兰花螳螂,把自己伪装成兰花的颜色和样子,等待猎物上门……在大自然中,“谎言”有自我保护的作用。

在人类的人际交往中,善意的谎言也常常以保护自己或他人为目的,给他人带来快乐,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是,如果你家孩子还小,不建议爸妈们这么早就鼓励孩子善意撒谎,因为容易让孩子混淆,也不利于一开始道德观念的建立。

一个接地气的研究

这个研究来自加拿大,研究者Kang Lee等人邀请了一群3-7岁的小朋友到实验室。实验开始了,一个研究者走进房间,让孩子们背对着桌子,然后把一些玩具放在桌面上,接着按压按钮让玩具发声,最后让孩子们猜测那是什么玩具。猜了一轮后,这个研究者突然说忘记拿故事书,他往桌面放了一个新玩具,还叮嘱孩子“我到隔壁房间取故事书,我离开时所有人都不准看”。当这个研究者短暂离开后,实验室的监控显示,大部分的孩子都扭头偷看了。

接着,回到房间的研究者拿着故事书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

 

故事一:《木偶奇遇记》。大概的内容是匹诺曹每一次撒谎,鼻子就变长,最后匹诺曹被狐狸和猫拴着咽喉吊在了树上;

故事二:《狼来了》。大概的内容是一个小男孩爱撒谎,最后因为没人相信他而被大灰狼吃了;

故事三:《华盛顿砍樱桃树》。大概的内容是华盛顿为了试试父亲送的小斧头是否锋利,把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砍断了。当他鼓起勇气向父亲承认错误时,被父亲赞扬。

听完了故事后,研究者问孩子“你们刚才有没有偷看玩具”。听完第三个故事的孩子,比听完前面两个故事的孩子更不容易撒谎。

所以,父母们如果想让有撒谎表现的孩子戒掉撒谎,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好结果”的诚实品德的故事,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行为。其次,当孩子表现出诚实不撒谎的行为时,也要及时给予赞扬,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

有人说,养了孩子后,才发现“撒谎”原来是一种成长。在这种成长中,有孩子的成长,也有父母的成长……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