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被孩子的“隐形朋友”吓到脚软!是孩子脑瓜出问题吗?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访客回家的路上,妈妈在开车,小女孩坐在后面。突然,小女孩兴奋地用手指着旁边的座位,跟妈妈说:“妈妈,这是我的朋友阿奈,她是长头发的!”妈妈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小女孩旁边根本没人!“我可以邀请她来我家玩吗?”,小女孩接着问。

“……好吧,如果她想来的话!”妈妈忐忑地回应。

回家后,母女俩洗澡,当妈妈站着帮孩子洗头时,孩子也帮她“站着的朋友”洗头,妈妈突然感觉一阵脚软……

很多父母都说的困惑瞬间

“女儿跟她的‘好朋友’玩过家家,‘好朋友’的名字叫小白菜,可我从没见过”;

“儿子跟‘空气’推皮球,事实上都是儿子一人在玩”;

“女儿每晚都会跟一个‘好朋友’睡,她还听对方讲故事,我很担心孩子”;

“儿子从广场把一个‘小男孩’带回家,两人玩玩具玩了一天,难道我眼花了”;

……

小朋友嘴里提的“朋友”,爸妈从没见过,怎么回事?

国外有种很流行的说法,叫“魔法思维”(Magical thinking),这是小朋友想象力丰富的表现,2岁至7岁孩子的魔法思维尤其突出。与此相似的说法,在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研究中有,他把这种现象叫“隐形朋友”,他还认为“隐形朋友”对小朋友的心智成长有好处。

后来的研究者Tracy Gleason等人也发现,与那些没有隐形朋友的孩子相比,有隐形朋友现象的孩子往往不那么害羞,并且更多地与同龄人一起说话、大笑和微笑,并且他们在想象别人可能会怎么思考方面做得更好。

简言之,有“隐形朋友”的孩子,语言发展会比其他孩子好、容易与人相处愉快,并且更富有同理心。

有一部叫《脑筋急转弯》的电影中,有一个 “隐形朋友”的角色叫小彬彬。这个小彬彬很奇特,头是大象的头、尾巴是狸猫的尾巴,身体却是棉花糖做的。小女孩和他有一次又一次的飞奔月亮的“想象经历”,他们还有专属的“童谣”。小彬彬还有一个“想象力是无限大的袋子”,在这个袋子的帮助下,小女孩和她的“隐形朋友”做过无数有趣的事情……这就是小朋友“隐形朋友”特征的典型写照。背后是小朋友脑瓜里的丰富想象力和奇特创造力。

到孩子慢慢大了,7岁8岁后,孩子们这种想象会普遍减少。

面对孩子的“隐形朋友”现象,父母们该怎么做?

下面是常见的两种错误行为,你有这样做吗:

1、大人一下子想到“不吉利”,呵斥阻止孩子

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受老一辈的影响很大,并且我们还有很多传统的拜祭节日,非常容易让我们这些父母,因为孩子的“奇怪行为”,而联想到某些“不干净”或“不吉利”的东西。这是错误的,因为“隐形朋友”现象,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概率是77%,这是来自Marjorie Taylor博士的研究数据。

2、怀疑孩子精神问题,“是不是出现幻觉”?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常常担忧孩子是不是精神状况有问题,怀疑孩子“有幻觉”。其实这也是错误的想法。虽然有些孩子非常投入地认为他的“隐形朋友”是真实的,可他们在其他方面却表现正常,甚至活泼可爱。有些孩子却能很清晰地告诉父母,“他是一只假的动物兔子”,“她是我想象出来的”,“他不是真的,他生活在梦想国”……所以,别轻易以主观判断给孩子“贴标签”。

有一天,女儿果果一个人在客厅说话,她一边摆弄手上的画笔,一边奶声奶气地说:“你不能画这里啊,把苹果都涂黑了。”我走出房间,女儿马上抬头笑着说:“妈妈,我在跟猫咪画画。”我一看,孩子旁边没有任何猫咪,甚至连猫咪玩具也没有。倒是她的画纸上,有一个形似猫咪的一团乱线条。我说:“好啊,猫咪是你的好朋友呢。”女儿“嗯嗯”地点头。接着,她又笑眯眯地对“猫咪”说话:“接下来,我们要去探险啦,你要保护我哦……不要让冰淇淋山掉下来,快跑!”当天,她一个人玩了整整1个小时。

所以,爸妈们面对孩子的“隐形朋友”现象,需要理解孩子,坦然接受孩子“古怪的想象”,甚至陪孩子沉浸其中。你就能发现,孩子不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快乐,他们的语言能力、人际能力、创造力、同理心都将得到良好发展。

当然,如果你家孩子没有这样的表现,你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也是正常的,23%的孩子是没有“隐形朋友”现象的

孩子们的想象力,五颜六色,而成年人只有一种颜色,这种颜色有个名字叫“经验”。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