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痴迷动画片拳打妈妈?孩子难逃动画片,皆因两大心理“瘾”


小男孩痴迷动画片拳打妈妈?孩子难逃动画片,皆因两大心理“瘾”

幼儿说 幼儿说

你家孩子也沉迷动画片?


有妈妈回到家,一进门,奶奶就在抱怨,说孩子看动画片已经看了几个小时,怎么劝都不愿关掉。


妈妈转头看看在电视机前的儿子,表情古怪而僵持,丝毫没听到奶奶的抱怨,更没留意到妈妈已经回家。


“你昨晚不是说眼睛不舒服?还看?”


小男孩没一点反馈,眼睛仍旧紧盯着电视机屏幕。


妈妈有些生气,伸手把电视机关掉,小男孩这才从动画片回过神来,哭闹着说“我还要看”,最后还激动地冲到妈妈面前抬手捶了妈妈几拳……


“疯掉了,自从迷上动画片,不画画、不唱歌,更不愿看书……不知怎么办。”



在看到这位妈妈的留言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爸爸的省心做法:家里绝对不存在电视机,电脑只用来查资料,晚上全家亲子阅读。他们家的两个小孩从不迷恋电视。


但是,有爸妈也说了,“我家不能没电视机,老人要看啊,看电视是我家老人唯一的爱好”,“我不想买电视,可老人硬是帮我买回来了”……家里有爱看电视的老人,孩子也常常难逃迷恋动画片,怎么办?虽说连续长时间看电视不好,但孩子适当看电视也对孩子认识世界有好处。父母需要做的,便是避免孩子上瘾,好让他们把成长时间花在更丰富的活动上。到底如何让孩子避免动画片上瘾?幼儿说要从上瘾心理说起。


▲为什么小朋友会对动画片上瘾?难逃动画片,皆因两大心理“瘾”:


心理“瘾”一“愉悦回路”在作祟,就像乳儿爱上果汁


曾经有位小女孩跟我说:“我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让我总是笑不停……”背后便是“愉悦回路”在发生作用。


美国著名神经学家大卫·林登博士说,某件事物或某件事情让大脑获得愉悦体验,人便会上瘾,就像哺乳期宝宝意外喝到果汁继而拒绝母乳那样。当孩子看动画片觉得很有趣,大脑便分泌多巴胺让孩子体验到开心情绪,大脑还会把这种感觉跟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连结起来,多次体验后,“看动画片——快乐”这种“因果”关系便得到增强,继而便容易导致“上瘾”。



“愉悦回路”让人对事物产生迷恋,其实一点儿也不少见:


当原始人发现每次捕捉到猎物时非常有成就感,他便乐此不疲地沉醉打猎;


当某位孕后妈妈因为偶然第一次尝到咖喱,她便爱上咖喱味,没咖喱便没胃口;


当一位小女孩发现荡秋千能给自己带来兴奋,她便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荡秋千……


所以,当孩子在玩耍、在吃饭,甚至在幼儿园想起某部动画片时情绪愉悦,便是“看动画片——快乐”的“愉悦回路”给他带来的感觉。跟沉醉荡秋千等这类浅层次的“瘾”相比,小朋友看动画片还有第二个“瘾”。


心理“瘾”二,中了动画片的“蔡格尼效应”


记得有一次,我在街上听到一位小男孩跟他妈妈说:“妈妈,XX掉进坑里,不知道它有没有被大灰狼捉走,我得回家看看……”他说的是某部动画片的情节。


为什么孩子会如此念念不忘?蔡格尼效应在起作用。


知名心理学家蔡格尼(Bluma Zeigarnik)发现,当人未完成某件事情,这件事情就会一直盘旋脑海,甚至影响人做其他事情的情绪和效率,这便是蔡格尼效应。



举个例子,当妈妈给一位小男孩送了一件玩具,当孩子在拆玩具时,被他的小伙伴呼唤,要一起玩他们平时玩得很开心的游戏。小男孩外出了,但是在玩耍时,一直对他那件未拆的玩具念念不忘,玩游戏也没平时那么专注。没多久,小男孩早早地跟他的小玩伴离别,赶紧回家继续拆他的玩具。这便是蔡格尼效应。


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动画片总喜欢在“刺激”或激动人心的情节突然结束了一集,孩子想看下一集,必须“追”剧,否则心里总是放不下,那种迫切的心情,常常会让孩子追了一集又一集,饭顾不上吃,游戏顾不上玩,绘本作业也完全顾不上了……蔡格尼效应驱使孩子不停地“追”剧情,最终影响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和成长。


▲当小朋友总是沉迷动画片,父母该如何应对?


1、“柔和”做法:反“蔡格尼效应”措施


正因为“悬念”的作用,孩子们都中了动画片的“蔡格尼效应”,所以他们的眼睛不愿从电视机屏幕离开,那么,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没那么沉迷,最好在帮孩子选择动画片时,父母帮孩子筛选,筛选掉那些具有“连续性”剧情集的动画片,而是选择那些一集一个完整故事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由于每一集剧情完整,比如短短十多分钟一集,孩子也不容易沉迷其中。没玩耍没阅读时偶尔看看,看完一集后按“暂停键”也会容易一些。



举个例子,某动画片是每一集营救一只小动物,比如这一集营救小老虎,下一集营救小蚂蚁,剧情关联不大,并且没有任何暴力和不良元素,这类便是适合年幼孩子观看的。


2、“激烈”做法:“破坏”孩子看动画片的“愉悦回路”


我在很久前给大家分享过这样的故事:


一位小男孩非常迷恋看动画片,爸爸恼了,给孩子提了一个要求:“看动画片可以,爸爸给你看,但是每次看完,必须写《观后感》,写不出来可以口头表述。”孩子一开始答应了,也履行了几天。后来就偷懒了,爸爸出了“狠招”,让家里爱看电视的爷爷奶奶监督孩子写《观后感》,否则就把电视机顶盒带回单位。结果爷爷奶奶很积极,因为这是事关他们看电视的“大事”。小男孩以往看电视很愉快,现在一点儿也不愉快了,因为完成《观后感》很痛苦,孩子后来看到电视就要躲开,成功把电视瘾戒掉了。



事实上,让孩子每次看完动画片分享《观后感》,写《观后感》或口头做《观后感》的做法,是在破坏孩子“看动画片——快乐”的愉悦回路,既然看电视再也不愉快了,孩子干脆就不看电视了;除此之外,爸妈还可以在孩子戒除“电视瘾”后,给孩子建立新兴趣的“愉悦回路”,比如让孩子从事有趣有益的游戏或运动,帮孩子把时间放在更丰富的活动中。


“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痴迷电视是因为心理“瘾”,那么就帮孩子从“心”开始戒“瘾”吧!


(完)



【幼儿说】:作者是小黄妈,一枚心理咨询师、一名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阅读原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