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孩子被吓很害怕,如何第一时间避免阴影?


很重要:孩子被吓很害怕,如何第一时间避免阴影?

2018-03-15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孩子被惊吓,父母应该如何做?


最近有妈妈说孩子被吓到了。小男孩3岁多,周末跟表哥到公园荡秋千,他先玩,表哥在一旁推他荡。孩子一开始很开心,但随着表哥越推越起劲,秋千被荡得很高,他被吓哭了,哭喊着让表哥把他放下来。下来后还是哭,并且哭了很久。



第二天,幼儿园老师跟孩子的妈妈说“孩子不敢上厕所,当老师牵着他的手带他上厕所,也会害怕得发抖”,妈妈后来问孩子,孩子说是因为上厕所会路过幼儿园里荡秋千的地方。


孩子被吓怎么办?如何第一时间避免阴影?


幼儿说曾经分享过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惊吓小艾伯特的实验,导致小男孩精神崩溃的故事。后来华生的一位学生琼斯做了“反向实验”,目的是寻找让孩子战胜恐惧的方法。琼斯找来了一位3岁的名叫彼得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妈妈说,儿子每次看见兔子就吓得发抖。实验开始,当彼得吃饭时,实验人员便把兔子放在远处,一个远离彼得但能被彼得看见的地方。过了几天,当实验人员发现孩子已经适应了远处的兔子并且不再发抖后,实验人员逐次缩短兔子跟彼得的距离。几周后,彼得不仅习惯了身边有兔子存在,最后还伸手摸兔子,并且不再对兔子恐惧。这个方法后来被学者系统化后称为“脱敏疗法”。简言之,想要让孩子战胜恐惧,就要让孩子及时接触恐惧。



那些阴影之所以成为阴影,是因为孩子被伤害后远离恐惧,永远避之不及。倘若一个孩子被螃蟹夹了一次,被螃蟹夹的感觉是“超级痛”,如果这个孩子因为被螃蟹夹而不敢再碰触螃蟹,并且因为被夹而从此拒绝吃螃蟹,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会一辈子都对螃蟹恐惧,阴影会成为难以抹除的阴影。相反,当一个孩子因为惊吓而恐惧,但如果他敢于再次尝试接触恐惧并且成功,那么孩子的恐惧瞬间就会化解。


“脱敏疗法”的家庭妙用


记得女儿有一次在路上走,因为走得太快被水泥路上不显眼的小石头绊倒了。我一看,摔得不轻,膝盖上被磨破了好大一片,她哭着要我抱,我故意在原地抱了她一会,她很快就停止了哭泣,但仍旧拒绝离开我的怀抱,她拍拍她的小膝盖,嘴巴说:“摔倒!”。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担心会再次摔倒。我说:“慢慢走,注意跨脚,就不会摔,妈妈示范给你看啊……”我牵着她的手在她摔倒的地方走了一次,到小石头上方时,我提醒她抬脚。牵着她走完一次后,我鼓励她自己走一次。女儿一开始表情很忐忑,但是因为我的鼓励,她慢慢地往前走,走到小石头前面时抬了一个很夸张的动作。不过,没有再摔倒而是安全走过去之后,女儿开心地笑了。后来她嘻嘻哈哈地在摔倒的地方来会走了很多趟。



孩子因为荡秋千而吓到,父母也可以采用“脱敏疗法”。比如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到秋千旁,特意回到那个惊吓到孩子的秋千会更好。首先,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示范正确而安全的荡法,告诉孩子安全范围,然后鼓励孩子在秋千上坐一会,感受秋千不晃动时的“安全”;接着轻轻地小幅度地帮助孩子荡一下,注意孩子的表情,当发现孩子的表情没有紧张后,再尝试让孩子体会更大一些幅度的荡秋千,帮助孩子克服对秋千的恐惧。目的是要告诉孩子:只要方法正确、注意安全,是无需害怕的。父母特别要引导孩子在安全的摇晃幅度内玩,否则孩子一旦再次经历摔倒,后果会变得更糟糕,因为孩子对秋千的恐惧可能会加深。


孩子被吓到了,不一定是坏事


害怕不总是坏的,也有好处。在自然界中,任何物种的第一目标都是求存,所以它们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逃跑,要么消灭对方。进化学家们常常说,我们现在繁衍下来的人类,都是经历过危险却侥幸逃离的那些人,害怕在他们的基因里刻下烙印。孕妇们会在孕期本能地对某些食物“反胃”,孕妇们闻到某些食物的味道就不想吃,看到某些食物的外形也会拒绝,这其实也是人类孕妇身体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小婴儿也是如此,大部分的小婴儿天生对蛇、虫、老鼠、高处和水等有恐惧感,基因里的害怕和阴影让他们远离危险,保证生命的成长和延续。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埃莉诺.吉布森做了一个小婴儿的“视觉悬崖”实验。她邀请了30多位1岁左右的宝宝,宝宝在“悬崖”的这头,妈妈们在“悬崖”的那头。30多位宝宝,仅仅有3位宝宝能冒险爬过“悬崖”,其余的孩子探头看看悬崖就朝反方向爬。如果被悬崖对面的母亲呼唤,有些孩子还会焦虑地哭叫,就是拒绝怕“悬崖”。对高度的恐惧信号,来自他们的潜意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孩子经历某些害怕后,能学会更好地自我保护。比如孩子被冒着热气的水杯烫了一下而害怕,孩子下次在看见类似的冒着热气的水杯或锅炉就不会冒然伸手触摸;又比如一位调皮孩子踢了一下身边的小狗而被小狗扑上来咬了一口,孩子在下次看到小狗时就不会故意惹狗生气,甚至远离;又比如一个孩子上街乱跑,经历过短暂地找不到妈妈的经历后,孩子在下一次上街便会很注意地跟随妈妈左右……


因此,孩子被吓到不一定是坏事,有时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但那些强烈、已经阻止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恐惧,父母就需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恐惧。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让孩子再次正确地接触恐惧直至恐惧小时。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只要注意安全,就不需要害怕。但有些害怕和恐惧,父母是绝对不能让孩子经历的,一次也不行,比如坠楼或被拐等严重的恐惧,这些伤害难以抹除。


阴影之所以成为阴影,是因为不懂面对。父母不用害怕孩子们害怕,但不能对孩子们的害怕置之不理,更要懂得正确的应对方法。


(完)



【幼儿说】:作者是小黄妈,一枚心理咨询师、一名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