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强迫6岁前孩子分享太荒唐!真正原因非“物权”


我家男孩的一个小同伴乐乐小朋友生日了,我陪同孩子送去了礼物。小玩伴家里很热闹,有十多个小朋友到场,乐乐给孩子们分享了不少玩具,唯独一个新买的玩具不舍得给人玩,他抱在怀里,说:“我担心你们弄坏了,我这个玩具叫超级飞枪”。本来有些小朋友还没注意,乐乐这么一说,反而引起了很多小朋友注意起他的飞枪玩具了。有一个陪同姐姐一起来生日会的2,3岁的小男孩,冲到乐乐面前就抢。被乐乐挡了一下,小男孩哇一声哭了。

乐乐的奶奶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对乐乐说:“别那么吝啬嘛,给弟弟玩一下。”见到有大人帮腔,小男孩又冲上来抢。乐乐的奶奶干脆从乐乐手上抢过玩具,递给了小男孩,还回头对乐乐说:“不懂分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这时,轮到乐乐不高兴了,嘟着嘴巴不说话。

常常有父母认为,不分享的孩子是性格吝啬的孩子,还有些父母,他们的认识比前面的父母进步一些,他们认为,不要强迫孩子分享,因为孩子的物权需要被尊重,玩具或孩子的其他东西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有是否分享的权利。有些爸妈们还认为,当大人尊重了孩子的物权,孩子反而会更乐意分享。

当然,“尊重孩子、不强迫”这个说法现在还成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尊重孩子,就像我们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一样。可这不是重点,或者说,这些父母没能真正了解孩子。

那么,“不强迫孩子分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6岁前,缺乏“他我概念”,什么意思?根据发展心理学家Robert Kegan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Kegan认为,小朋友6岁前常常认为“我最大”,他们总是首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这阶段也被人称为“自我膨胀期”。他们缺乏“他我概念”,所以在人际关系上,常常表现为“自私”,“想着自己”,例如看见糖果就要吃、看见玩具就要玩,不管是谁的,当然,有些小朋友经过管教,会有所收敛,但他们仍旧以“自我”为主。

从孩子5,6岁后,因为开始了真正的“交友”需求,他们为了发展“小小朋友圈”,这时家长们会发现,小孩开始不大愿跟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玩了,而是跑到邻居家跟小朋友玩,孩子们也开始慢慢地发展“他我概念”。因为他们需要跟人交朋友,与他人一起玩,那么就不能不考虑他人,否则他们会被小朋友拒绝在外。

所以,当你家孩子还没够6岁,甚至是1,2岁的年龄,常常表现出“不分享”,父母以此认为孩子“性格吝啬”,还因此强迫孩子分享,无视孩子的抗拒和哭闹,显然是不够了解孩子了。

不强迫,不意味着“不鼓励”

人是社会动物,让孩子快乐成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拥有好朋友。儿童心理学家Albert Ellis也说,同伴关系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不惜伤害他人满足自己,这种做法,一定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的,否则将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习惯。至少,父母们也要从小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人际关系。

我认识一位母亲,有个5岁的小男孩。她对我说:“我家里很穷,所以我不允许别的小孩弄坏我家孩子的玩具”。所以,“别让人玩你的玩具,你也不要玩别人的”,常常是她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听说有一次,有个不认识他们的小女孩不小心玩坏了小男孩的玩具鸭,这位妈妈生气地要别人赔偿,虽然那个玩具鸭已经很破旧了。结果,周围的小朋友都把这个5岁的小男孩孤立起来了,没人愿意跟他玩,谁都担心父母嘴里说的“惹麻烦”。很明显,这位母亲错误的育儿方式,影响了孩子的人际了。

正如幼儿说在前面提及的,分享是孩子们未来的一种人际相处的方式。孩子年幼时,例如3,4岁,父母可以不强迫孩子分享,但可以鼓励孩子分享,帮助孩子懂得分享的价值。

有一次,我带女儿果果到公园玩,果果坐在椅子上吃棉花糖,这时她身旁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这个年龄与果果相仿的小女孩,静静地看着果果,眼睛一眨也不眨。

“分享会很快乐哦,记得小皮球的故事了吗?”“小皮球”是我给果果讲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男孩自己玩小皮球很无趣,当他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小皮球后,两人总是哈哈大笑,连小皮球也羡慕他们的快乐。

果果大声说“记得”,然后从袋子里拿出了一颗棉花糖,分享给了面前的小女娃。小女娃很开心地嚼着,还送给了果果一朵小黄花。后来,两女孩在旁边一起玩耍找树叶了。

难怪有人说,强迫是无能的“幌子”,育儿的幸福,就像阳光下的点滴甘露,正接收着阳光的丝丝温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