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给娃选动画片的4个原则


动画片对娃的影响,不是一点点。

某天带孩子到一朋友家,闲聊一会后,突然听见客厅传来了孩子们哈哈的大笑声,还有动画片配音的“哐当”拍击的声音……走进客厅,才看见电视里正在播放“猫和老鼠”,猫拿着大锤子用力地把老鼠打扁……老鼠趁猫睡觉,打开了打火机,点燃了猫的尾巴……

这部快80岁的动画片真“灰暗”啊,难以想象它曾经也是我的童年“消遣”。如果从成年人的角度看,可能会感叹动画片的想象力丰富,但给小朋友看,的确不适合,因为它把人的所有丑恶和暴力都演绎遍了。朋友似乎被这部动画片惹怒,她提醒孩子们关掉电视玩玩具,不要看这么糟糕的动画片。我在想,倘若这部动画片如今才开播,一定会被贴上“教坏孩子”的标签。

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娇小的背影,我突然想起小时候一个玩伴。他跟我差不多同龄,5岁那年,我经常透过他家院子的窗户,看见他在客厅嘻嘻哈哈地看“猫和老鼠”。他的父母白天到工厂上班,平时家里只有70多岁的爷爷。爷爷很疼爱孙子,经常有人送老人一些好吃的,老人总会留给孙子,自己不舍得吃。后来有一天,我听说这个小玩伴看完动画片,看见房间里午睡的爷爷,一时恶作剧兴起,划了一根火柴,把爷爷的棉被点燃了……老人被烧伤后不久去世了。或许他觉得爷爷能像汤姆猫那样,被烧光毛发仍能活蹦乱跳吧?长大后他很少回家,他妈妈说,回家看到爷爷的相片总是很难受。

动画片,并不是纯粹让孩子消遣时间用的,它总带有行为习惯、性格、情感、价值观……孩子频繁观看,一定会受到影响。如同一撮白棉花,在环境里放久了就会变色一样。所以,从我家两个孩子开始接触动画片,我就特别留意,并且经常会陪同他们一起看,帮他们筛选适合他们年龄观看的动画片。澳大利亚数字与儿童健康研究专家Kristy Goodwin提醒父母,幼儿的镜像神经元发达,所以当他们经常看一些动画片时,一定会模仿里面人物角色的行为动作甚至思想。如果他们频繁观看不良动画片,孩子会在生活中把丑陋表现出来。

当父母给孩子选择动画片,有四个原则尤其是需要重视的。当动画片违反了任何一条,父母都应该排除掉。

▶动画片里,是否暴力行为频现?

在一些动画片里,动画角色被摔墙上变“柿饼”,动画角色用大锤子在别人头上捶、用剪刀剪、被车碾压、用火烤、用锅炉烧……这些行为,成年人是有判断力的,可是年幼小朋友没有,他们的心智未够成熟,部分孩子会被惊吓;部分孩子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很好玩”,因为动画片里的人物被各种暴力对待后,经常是毫发无损的,观看的小朋友可能会用那样的行为对待身边的小朋友。美国儿科学会经过调查发现,小朋友看电视后,殴打欺负其他小朋友的比例会上升10%,那些有明显暴力表现的动画片,所带来的影响就更多了。

有一位读者妈妈曾经说,她家的小男孩性格温和,有一段时间因为迷上了一部带暴力场景的动画片,在观看中由于过于兴奋,一抬脚就把身旁茶几上的玻璃水壶踢爆了,有一些玻璃碎还刺进了脚踝里……

▶动画片里,是否不良行为繁多?

在一些动画片里,动画角色有较多的不良行为,有些角色因为嫉妒,朝别人的水杯吐口水;有些角色会背着他人讲坏话;有些角色会乱丢垃圾,不讲卫生;还有些角色会偷偷把别人的手工作品毁坏掉……当动画片里不良坏行为频频出现,孩子有时会觉得好玩,甚至会觉得那是“正常的人际方式”,对孩子造成了误导。当孩子养成了习惯,父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孩子改正,有些孩子甚至永远也改不回来。

我家儿子上幼儿园时,他班里有个小男孩,每天总喜欢偷偷地用舌头舔别的小朋友的水杯,被老师批评时,他竟然振振有辞:“我是魔师,我的口水是一种‘听话药’,你们所有人都该听我的……”

▶动画片里,人物是否爱搞恶作剧?

在一些动画片里,当别人睡觉时,动画角色往被窝里放鞭炮;悄悄锯掉椅腿,导致椅子上的人摔地上;别人说话时,往嘴巴放进蟑螂;别人洗澡时,趁人不注意把衣服偷走……这些恶作剧行为,孩子在看动画片时觉得搞笑,他们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可能便会模仿用到别人身上。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孩子们6岁前是道德感搭建的重要阶段,父母们尤其不要让不良动画片“污染”了孩子。

有一位朋友,去年有一天带孩子外出,开车时听到手提包里手机响,她伸手就往手提包里掏,结果忍不住尖叫,导致她的车撞到路边的树上,然后摔沟里了……好在母子俩没受伤。当她掏手机时,她摸到了一个毛茸茸软绵绵的“东西”,她恐惧得忘记了自己在开车——她5岁的儿子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放进了一只毛绒绒的老鼠玩具,想捉弄一下妈妈。因为他妈妈在出门时,拒绝给他买新玩具。后来在教育孩子时,孩子说是模仿了动画片里一只爱捉弄他人的熊。

▶动画片里,人物价值观是否很“歪”?

在一些动画片里,为了让故事足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动画片会设置一些贴近孩子却又“不太普通”的事情。

例如,动画角色为了吃美味的鸡,可以相互栽赃和陷害;动画角色为了吃糖而频繁偷窃、撒谎;动画角色会因为嫉妒而把同伴骗出门被坏人抓走……当人物价值观很“歪”时,父母一定要让小朋友远离这样的动画片,因为这种“污染”,往往演绎了某种泄愤后的幸灾乐祸,切合人性,孩子一旦沾染难以抹除。英国儿童问题研究者香农.利普斯科姆也说,环境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好环境会培养阳光的价值观,坏环境会培养灰暗的价值观。所以,父母要培养积极价值观的孩子,不要培养暗黑价值观的孩子,不良价值观的动画片常常像“墨水”,近墨者黑,父母们需要留神。

眼睛是脑袋的小窗,当眼睛看到丑陋,会污染孩子的脑袋;眼睛看到美好,会净化孩子的脑袋。所以,看动画片时,你要让孩子看到丑陋还是美好呢?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1、有经常在家讲幽默笑话的父母,你知道孩子未来多么幸运吗?

2、养孩子须知的“行为密码”:熊孩子装病3大原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