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每天抓住这3个时间段,孩子将来不会差到哪里去


爸妈每天抓住这3个时间段,孩子将来不会差到哪里去

2017-04-05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即使父母如果很忙,有时还要加班,还能养育出优秀好孩子吗?

 

很早就就在美国家庭教育专家米歇尔.博芭的文章中了解过亲子高效陪伴时间段的理论,最近在与居住美国纽约的初中同学交流育儿心得时,再次证实了该理论,原来美国的不少妈妈非常崇尚高效陪伴,在合适的时间做高效的事情。据说这样陪伴长大的孩子,德智方面的优秀程度比全职家庭还要高。

 

现在我把自己一向的做法,与这位美国华裔妈妈的做法结合,整理出下面的一些小点子,希望爸妈们,尤其是那些平时工作繁忙、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爸妈们得以借鉴,即使每天时间有限,也能养育出最棒的孩子。

 

一天中亲子陪伴最高效的3个时间段,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呢?

 

亲子陪伴最高效时间一:早上起床→出门前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说一个人早上的状态将决定整天的状态,所以从早上起床到出门前这1~2个小时的状态很重要,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尤其关键。

 

我家孩子是被闹钟唤醒的,闹钟的铃声是孩子自己的录音:“XX(孩子名字),起床刷牙洗脸啦……”相比起其他铃声,自己声音的录音能让孩子更警觉,更容易从睡梦中醒来。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如果浪费时间就太可惜了,小蚂蚁小猪小猴子小蟑螂……都会后悔的。”提醒孩子珍惜时间,不要在床上浪费一分一秒。

 

接着,我会指着闹钟,“换衣服的时间,分针指到7的时候,就要换好衣服哦。”

 

大概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孩子一般会很利索,穿好衣服后就带着闹钟进洗手间。他有时会一本正经地指着闹钟跟我们说:“爸爸妈妈,分针指到9的时候我就刷好牙齿,超过9,你们可以打我的手掌。”他一般都能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使超过,我们也不会惩罚,而是询问他:“今天为什么超时了?”他也会认真地解释,并保证下次会按时。(让孩子习惯自省、自我纠正)

 

 

 

如果他刷得又干净又快,我们一般会称赞:“今天表现不错,又快又认真”,还不忘跟一旁未够一岁的妹妹说:“妹妹,你看哥哥刷牙洗脸既认真又快,你要好好向哥哥学习哦。”他往往会一脸自豪、信心满满地开始穿袜子、穿鞋子。

 

临出门的时候,别忘记告诉孩子——“你今天看起来很不错,妈妈相信,今天又将是非常快乐的一天!”(经常的正面心理暗示,孩子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正在扑面而来的一天,即使发生不愉快,孩子也大多数能乐观面对。)

 

幼儿说提醒,每天早上尤其是工作日的早上,是最繁忙的时间,也是最考验父母耐心的时刻。不建议父母跟孩子同时起床,而是建议父母比孩子至少提前半小时起床,一来避免过于匆忙给大人和孩子造成压力,二来也让孩子得以从容做事而不是养成慌慌张张的习惯。否则大人在压力下也不可能心情愉悦,更不能以宽容和耐心迎接孩子起床。

 

亲子陪伴最高效时间二:下班回家后→晚饭

 

无论父母们在外的心情多么糟糕,在面对孩子前,回到家里第一时间洗把脸,对着镜子调整好自己的表情和心情,带着愉悦面对孩子。

 

孩子回家后,不要忘记先问问孩子:“今天过得愉快吗?跟爸爸/妈妈说说今天遇到的趣事吧?”(这个习惯很重要,让孩子养成经常跟父母分享的习惯,将大大减少孩子青春期跟父母形同路人的风险。)这时,父母只需要耐心聆听,偶尔提问表达关注,拒绝评判。即使孩子当天遭遇到不愉快,也能在这样的分享中,父母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尴尬,父母的困难呢?不是不可以跟孩子分享,重要的是父母分享时的心态,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观,积极乐观永远是不错的态度。

 

 

 

在一边分享,大人一边做饭或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也要一起参与家务或做饭,比如扫扫地、摘摘菜等,不要怕孩子弄脏弄湿,这些小麻烦跟孩子做家务的习惯相比根本不是问题。(教育学家马提.罗斯曼曾经分析了孩子幼年做家务的情况,再追踪这些孩子20岁时的状况,发现幼年时习惯做家务的孩子未来会更有责任心、能力也更强、更独立,也容易对自己有更高的评价。)

 

吃晚饭时,也可以让孩子帮忙盛饭,饭后洗碗,孩子一切的劳动都是在父母的鼓励下进行的,警惕一定不要给钱孩子做家务,相信我,你如果这样做会害了孩子。另外,吃饭时不要批评孩子,这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遇到夫妻中的一个晚下班的,进门时,大人不要给孩子爱的教育,爸爸或妈妈对晚下班的配偶表达关心:“累了吧?XX(孩子的名字)给爸爸/妈妈拿双拖鞋,你看,爸爸/妈妈今天累坏了……”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倒杯水,给爸爸/妈妈捶捶背。

 

亲子陪伴最高效时间三:晚上睡觉前

 

晚上睡觉前的时间,幼儿说建议父母将时间完全安排给孩子,不要看手机、不要看电视,更不要在家里加班(工作时专心工作,陪伴孩子时专心陪伴,才能让效率最大化)。

 

睡前最好的亲子活动是游戏、亲子阅读、讲故事、背诵诗歌,家长全身心投入,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参与而专注。睡前的讲故事和背诵诗歌,对年幼孩子的词汇量的积累很有效。(有人做过研究,说6岁前每晚这样做的孩子,到他们6岁时,词汇量将比同龄孩子多2~3倍,这对于孩子的口才和语文能力都是不错的。)

 

 

 

睡前,我还不忘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为自己负责——收拾书包、准备第二天早上要穿的衣服。孩子越年幼越记不住要收拾什么,我会在白板上画上孩子需要收拾的东西,比如书包里要有两件打底衣服、两条薄裤子、两条汗巾。孩子现在已经熟捻在心,自己一本正经地收拾东西时会喃喃自语:“两条汗巾,两条裤子……”还会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为啥不在第二天早上进行呢?第二天早上时间有限,提前一晚完成,孩子才能做得游刃有余,更不容易因为赶时间发生包办。)

 

最后就是无论多晚,爸爸或妈妈临睡前,将孩子当天表现好的写在“好事”簿,孩子认识字的父母可以写字,孩子不懂字的父母可以画图,留给孩子第二天看。让孩子看时父母还要配合语言表达赞扬,让孩子以积极自信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

 

(这里的好事不仅仅是孩子做了的好事,还包括孩子取得进步、表现不错的方面。有关好事簿的好处和具体做法,幼儿说在往期文章《1个小本子+1支笔,一年后你的孩子将优秀10倍》有详细建议,大家可以搜索标题查找阅读。)

 

幼儿说提醒,有些家庭的爸爸妈妈都要加班,对孩子们尤其是6岁内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父母的陪伴和陪伴中的教育对学龄前的孩子非常宝贵,错失了也就错失了。所以幼儿说建议,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建议爸爸或者妈妈,家庭中至少有一个家长可以正常下班,即使不能正常下班,也至少能在孩子睡觉前的1~2个小时陪伴孩子身边。因为真的只有那么几年,孩子很快就不需要你的陪伴了。

 

有父母可能会说,父母对待孩子,需要这么多“形式”吗?说真的非常有必要,“形式”是事情的存在形态,是左右心理关键,这也是我痴迷亲子心理的原因所在。相信我,只要你多花一些心思,用心养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优秀成长。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