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培养一种可爱的品质!孩子越早拥有,受益越多


香港理工大学有一位叫Kevin Chan的学生,设计了备受盲人欢迎的“盲人跑步机”。在做出这个设计之前,Kevin Chan和他的同学蒙上眼睛到户外探索,还蒙上眼睛触摸室内外的物品,感受盲人的生活。通过这种体验后,他们觉得盲人的生活太不容易了,最终做出了“与其设计东西帮助他们,还不如设计东西让他们享受正常生活。” 共情能力让这些学生做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

一头扎进别人那个“坑”里,经常做这种共情的动作,积累共情经历,即使一个无共情力的孩子,也会慢慢学会共情。美国争端问题专家雷.汤普森曾经说过一个很好的建议,如果一个父母不喜欢孩子的某种行为,当父母不吝啬说出内心的感受,比如说“我不喜欢你的行为,你在客人面前撒娇,这让我很难堪,你应该停止”,能帮助孩子换位思考,有助于孩子更多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培养共情能力。所以父母要多一些让孩子感受共情的经历。

儿子阿瓜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在家里玩篮球,“咚咚咚”的声音很大,住在我们楼下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妻,我担心会影响到老夫妻。我跟他说:“在家里玩球,楼下听到的声音会很大的!”阿瓜有些困惑,他问:“老爷爷和老奶奶听到会觉得怎么样?”他的表情似乎在告诉我,他“想象不出声音有多大”。这时我看到客厅的一角,摆着他与妹妹搭建的硬纸屋子,我叫阿瓜爬进纸屋子,接着我把球抛在屋顶,“咚”的一声后,阿瓜从里面兴奋地爬出来:“妈妈,我知道声音多大了,我刚才被球的声音吓了一跳。如果老爷爷老奶奶听到这么大的声音,一定很不舒服的。”最后,他让奶奶带他到楼下的小操场玩球去了。虽然硬纸屋子听到的球声与楼层间拍球的声音不同,但阿瓜已经深切地知道了被声音打扰的不舒服,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我的引导下,阿瓜对他人的共情力越来越好了。他的爷爷喜欢喝酒,常常被奶奶“批评”。有一次,爷爷在饭桌上趁奶奶不注意又多喝了一些,奶奶非常不高兴。这时阿瓜说:“奶奶,别生气,爷爷的‘酒虫’跑出来捣乱了,爷爷控制不住。你应该让爷爷把‘酒虫’关起来,爷爷的‘酒虫’跟我的‘害怕虫’一样,一不留神就跑出来了……”当有人在阿瓜面前说他爷爷是“酒鬼”时,阿瓜会下意识地反驳:“爷爷只是有‘酒虫’,爷爷不是坏人。”阿瓜也经常在看到爷爷想喝酒时,总不会忘记提醒:“爷爷,你的‘酒虫’爬出来了哦,快把它关起来!”

 

记得加州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Marco Iacoboni说,我们了解别人情感的方式,乃藉由模拟自己大脑中过去经历而储存的情感,意即我们拥有相同的情感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做出共情的行为,能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同理心)。我们常常看到,当一个小婴儿听到旁边有其他小婴儿哭,这个小婴儿便会跟着一起哭,那是因为这个小婴儿过去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在听到别人哭泣时,小小的脑瓜能一下子联想到无数的相似情景:尿湿了、肚子饿了、寒冷了,或者被父母忽视了……联想到别人的种种不幸,这个小婴儿便有了“不幸”的感受。大孩子们也是如此,倘若一个孩子过去有过被石头砸伤脚丫的经历,当他看到另一个孩子被石头砸到脚丫的那一瞬间,他会下意识地惊叫,因为他似乎感觉被砸到的是自己,相似的情景触发了他的同理心。

 

好几年前,我看过一个报导,说广州洛溪有一对夫妻很有智慧。这对夫妻是残疾人,他们收养了10个残疾孤儿。有一天,这对夫妻的一个小女儿领着双目失明的姐姐外出玩耍时,玩着玩着就自己跑回家了,把姐姐落在了外面。姐姐是盲人,一个人在外到底有多危险,答案可想而知。幸亏姐姐后来被及时找回来了。这对夫妻为了教育小女儿,他们让小女儿双眼蒙布条走了一段路。从此小女儿对失明姐姐有了更多的理解,常常在生活中对姐姐有细心的照顾。这对夫妻的智慧之处,正是懂得在教育中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

一头扎进别人那个“坑”里,脚上沾着相同的泥,孕育共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