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理:重视孩子家庭外小玩伴,能化解二胎矛盾?怎么做?


 

如果你恐惧二胎矛盾,如果你家二胎常打架……

 

在一个家庭里,两个小兄弟围坐在电视前,看着看着,弟弟伸手要拿哥哥身旁的玩具火车,哥哥一拳打在弟弟脸上,弟弟哇哇大哭起来……本来家庭里有两个孩子,是一件非常暖心的事情;可如果孩子们经常起冲突,不少父母感觉“很心塞”。

 

 

最近有妈妈说:“刚发现怀了二胎,一开始很激动,可慢慢地开始担心起来,两个孩子会不会相互排斥?如果孩子不喜欢对方怎么办?”虽然说很多二胎家庭孩子们的关系很友好,他们玩耍融洽,相互有同理心,但的确也有不少二胎家庭的孩子冲突不断。

 

下面一些二胎摩擦瞬间,你家遇见几个?

 

欺凌。大的孩子长期欺负小的孩子,性格强势的孩子欺负弱小的孩子;

 

打架。一个孩子生气的时候打另一个孩子,或因为争抢玩具、食物而打架;

 

告状。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戳了他一下,一个孩子告状另一个孩子偷吃零食;

 

争宠。有孩子为了争宠而盲目地顺从父母;也有孩子一味地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的优势而贬低其他孩子,例如哥哥画画好看,就说弟弟画画糟糕;例如妹妹滑冰技能好,就说姐姐很笨……

 

 

面对这些棘手的二胎冲突,父母们不仅要足够爱孩子,还要当个“贤明”的父母,知道孩子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引导孩子相互关爱,友好相处。

 

除此之外,家庭外的玩伴关系,也对家庭内的手足关系有直接的影响

 

家庭心理学杂志有一项研究,研究者是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中心的Laurie Kramer。他经过研究发现,在家庭中的弟弟或妹妹出生前,如果大孩子已经与家庭外的小朋友建立良好的玩伴关系,例如他们经常一起玩耍,相处友好,未来这些孩子的手足出生后,他们也能较好地与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友善相处,例如较少出现打架或争抢的行为。

 

正如Laurie Kramer所说的,当孩子们有成功的早期友谊,这些孩子实际上初步掌握了复杂的人际与情绪管理技能,并且将对他们的未来影响深远。例如这些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能拥有较好的人际能力以及稳定情绪。

 

 

有父母提出疑问,上面说的是第二胎孩子出生前,有良好玩伴关系的大宝对手足关系带来的积极影响,可是那些没提前有积极的玩伴关系的孩子,可他们的弟弟或妹妹已经出生了呢?家庭外的玩伴关系仍然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知道,当一个家庭的手足间发生冲突时,例如两孩子打架,父母常常会及时干涉;当这些孩子与家庭外的孩子经常接触时,父母的参与较少,有助于孩子发展自我应对能力。慢慢地,当这些孩子掌握了符合客观环境的人际相处能力时,便有助于他们在手足相处时做出调整,例如他们能更懂得如何避免冲突,例如如何玩耍得充满乐趣。

 

除此之外,儿童心理研究者Lewis也做过相似的研究,他发现,幼年时期有较多玩伴的孩子,他们的人际互动能力较好,心智能力也比同龄人优秀。这大概与玩伴间经常进行假装游戏有关,这种过程完全是孩子的人际自我探索过程,而最少受父母的干涉或引导。他们最终掌握了较好的“如何与人相处”的能力。

 

 

最后,手足关系与玩伴关系,两者是一种相互正反馈的关系。正如“幼儿说”在上面所说的,友好的玩伴关系带来了友好的手足关系;相反,积极的手足关系也会带来孩子们积极的玩伴关系。因为两者都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家庭关系研究者Jonathan Caspi说,“兄弟姐妹是孩子最初的社交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好的孩子,他们未来与同学或朋友的关系也比较好。

 

可以说,孩子从小在家庭外的良好的玩伴关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寒假降临,带孩子们到这些地方吧,帮助孩子收获更多小玩伴

 

居住地附近的广场

 

广场常常不仅是老人的聚集地,也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孩子们踩三轮车、玩游戏、玩玩具、过家家……那些经常碰面、一起玩的小朋友,就可能成为相互的小玩伴。

 

社区的活动场所

 

在住宅区或居民小区里,一般都有活动场所,它们可能是小区内的小花园、可能是小操场,也可能是湖畔的几张小椅子围成的空间……这些活动场所,也常常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正因为在同一个小区,孩子们频繁碰面的机会更有,孩子们更有可能成为长期的小玩伴。

 

 

公园

 

靠近住宅区的公园,也常常是小朋友降临的地方。公园的沙池、大树下、草地上,一旦有小朋友,便会吸引更多的小朋友。父母们可以顺便相互认识,熟络的大人能促进孩子与更多小朋友接触。

 

兴趣班

 

兴趣班或假期才艺班,一般是相似年龄的孩子一个班,孩子们常常有共同话题和相似的玩耍项目。孩子们接触的时间长了,你可能会发现孩子们在课间愉快地聊天,或许放学后还约定一起玩耍呢。

 

所以,孩子的早期人际就像地基,地基建得好,不仅手足关系好,未来的人际也不赖。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1、孩子常跟父母“唱反调”的五件事,找到同感吗?

2、小朋友是“零食狂”,父母如何破?有方法有步骤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