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把“模仿秀”搬进家里,育儿路豁然开朗了


一位精神病人突然有一天跟家人说“我是蘑菇”,然后撑着伞蹲在墙角,并且拒绝吃喝,这可急坏了家里人。一位心理医生被请到家里,医生了解了情况后,也打了一把伞,然后蹲在精神病人旁边。没多久,精神病人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一个人,他问:“你在干嘛?”医生认真回答:“我也是一颗蘑菇”。两棵蘑菇静静地在墙角蹲着,不知过了多久,医生站起来喝水,一边喝一边说“蘑菇要喝水”,这时精神病人“哦”了一声也跟着喝水;没多久,医生站起来吃饭,一边吃一边说“蘑菇也要吃饭”,精神病人“哦”了一声也跟着吃饭……

最近,有一位妈妈在圈里分享了自己和儿子互动的小经历。因为养了很久的小猫咪去世,小男孩有些悲伤,小男孩的妈妈模仿孩子平时把贴纸贴脸上的小游戏,把自己贴成了一个忧郁的老人,孩子笑翻了,最后两人笑成一团。

为什么模仿能促进人际关系?

模仿不仅带来同理心,还会促进亲社会行为,即有助于人际关系。2004年,荷兰心理学家Rick Baaren和同事做了有关模仿和好感的实验。他们邀请了一些孩子,并且安排一些实验人员在孩子们面前做出不被孩子们觉察的模仿,例如模仿小朋友挠头或嘟嘴巴等;接着,一些实验人员装作不小心在孩子们面前掉了笔,结果孩子们更愿意帮助那些模仿他们行为动作的人。

所以模仿促进喜欢情绪,让人与人间产生美好的情感,有助于人际关系。

有一次,儿子学校举行表演活动,儿子和其他两个同学表演舞蹈。跳着跳着,有个同学脚下一滑就摔倒了。那个同学有些腼腆,羞得满脸通红。儿子这时也摔倒了,因为动作有些夸张,老师在台下笑得弯了腰。一个正儿八经的文艺表演,愣是变成了滑稽剧。那个不小心摔倒的同学,看到有人摔倒了便放松了,脸色马上恢复了正常。后来,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

“同理心”这个词的创造者、美国心理学家E B Titchener一开始是这样定义同理心的,即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的感受。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学者们认为人不仅能同理他人的痛苦,还能同理一切人类的情感和思维。而美国人类行为与脑科学专家西恩·贝洛克也说,复制行为可以复制思维。

当一个孩子关注他人的行为和情绪,用心观察用心聆听,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和遭遇,如果孩子经常这样做的话,时间长了,孩子对他人的同理心便培养起来了。当然那些有同理心的父母,自然能让孩子模仿到同理心;否则缺乏同理心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对他人无动于衷。所以对他人的行为“模仿”和感同身受,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请排除这类亲子模仿

街上,一个小女孩因为爸爸没买玩具而哭闹,她扯着嗓子哇哇大哭。她的爸爸在一旁也故意扯着嗓子哇哇大哭。孩子反而更生气了,她用食指指着爸爸,嘴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别轻易模仿孩子哭或生气,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嘲讽。Van De Velde经过研究发现,大人偶尔模仿孩子生气,可能会让孩子哈哈大笑,可很多时候却是招来孩子的反感以及更不配合。背后就是他们认为大人缺乏同理心。

爸妈也不要让孩子学会不良的模仿

有一位老师曾经告诉过我她和女儿的一段经历。

有一天,她家里保姆的手机不小心掉进了水桶里,因为手机里面有她乡下儿子的相片,保姆感到很难过便哭了起来。这位妈妈当着女儿的面,“安慰”保姆:“这是小事,手机重新买一个、照片重新拍就是了。”当天晚上,这位妈妈在写文件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一杯水,洒到了手提电脑的键盘上,手提电脑立即坏了。这位妈妈为自己的“不小心”气坏了,她的女儿却在一旁说:“小事,电脑重新买一个、文件重新写就是了!”她觉得女儿有些冷酷,但听着听着耳熟,想着想着便脸红了。

谁让孩子没有同理心的?正是她自己。后来这位妈妈送了保姆一个手机,还给保姆放假了几天,让保姆与乡下的儿子团聚了几天。保姆很感动,干活也更用心了。后来保姆即使离开了他们家,还经常探望他们。

人是古怪的生物体,情感也很复杂,不过“爱”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