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爸妈做到这三点,养育乐观孩子不难


6岁前,爸妈做到这三点,养育乐观孩子不难

2017-10-18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两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1: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8岁的小男孩迈克尔,从小酷爱足球,小小年纪已经成为校队主力,并且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2008年,因为被一种不知什么名字的小虫子叮咬感冒,随后就医吃了药。没多久,病情恶化,并且出现呼吸停止。送医后迈克尔被诊断患上了慢性肉芽肿,不得不截除四肢。


康复后返回学校的第一天,爸妈都非常担心孩子不适应。当孩子笑容满面地从学校回家,爸妈仍不放心地问孩子“今天感觉怎么样?”


孩子的回答让爸妈意外:“太棒了,并且今天不用写作业!”


迈克尔一如既往地跟小朋友打闹玩耍,唯一例外的只是迈克尔的四肢都是假肢。他还像以前那样喜欢帮妈妈做家务,还有挚爱的足球照踢不误。



故事2:


一位同学的女儿,小公主从小长得很漂亮,还很爱笑,所有见到她的人没有不喜欢她的。但是,6岁时因为贪玩,被机器搅断了一只手。


当她从手术后醒来,全部人担忧地围着她,不少人七嘴八舌地开始安慰,鼓励她坚强,还有人甚至忍不住哭了起来。她举起手肘看了一会:“太好了,我可以在我的假手上画上各种花和小公主,这是好事呀!”


事实证明,不幸没有毁掉这个孩子的快乐,小女孩还是很爱笑,后来还用她的假手学起了钢琴,弹得相当棒。


这些孩子真的太乐观了!让人羡慕。有些孩子却不行。


我5岁的小侄子在一次幼儿园运动会上,比赛还未开始时,他无意中发现了自己的一只运动鞋破了个小洞,他便难过了起来:“不好了,我的鞋子破了个小洞,跑步一定会摔跤,摔跤之后肯定就是最后一名,奖牌没了,回到家会被其他小朋友笑话……”比赛真正开始时,他便站在一旁,任凭老师如何劝都听不进。



决定一个孩子乐观还是悲观,除了天生的基因外,知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关键是一个孩子的思考模式。而这种思考模式,爸妈们可以从小引导。


马丁.塞利格曼在儿童心理方面有30多年的研究,涉及过千百个儿童,在乐观思维模式方面有深刻的体会。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幸福预设值,就像恒温器一样。有些孩子一点点小快乐就很满足,这些便是乐观的孩子,但有些孩子无论获得多大的快乐也会郁郁寡欢、充满悲观。


有个二胎家庭,妈妈外出给两个孩子买了一模一样的玩具布娃娃。妹妹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玩具娃娃,又看了看姐姐手里的玩具娃娃,笑着说:“妈妈肯定很爱我,她给我买了跟姐姐一样的玩具!”姐姐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玩具娃娃,又看了看妹妹手里的玩具娃娃却哭了,她说:“妈妈肯定不爱我,她给我买了跟妹妹一样的玩具!”


塞利格曼说,要想让悲观的孩子成为乐观的孩子,就要改变孩子的思考模式,但6岁后难度会增加。如果孩子缺乏天生乐观的基因,父母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做起,你的孩子将在心态上受益:


1、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掌控感


很多家庭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有缺陷的,最常见的就是从小各种包办:



当孩子拿起勺子吃饭,饭粒撒进了衣服领子内,大人就着急地说:“还是我来喂你吧”;

当孩子拿起剪刀想剪一朵小花,大人着急地抢过来:“会剪到手指,我帮你剪”;

当孩子用积木搭建小房间,每垒了几块就倒,大人便过来说:“我帮你吧,看我的”……


包办的结果是给孩子传达这种思想:你不行,我来吧。这些孩子虽然获得了温饱、安全和暂时的快乐,但是他们却失去了掌控感——一种“我能行”的自我肯定,能帮助孩子获得发自内心的自信和自尊感。


有掌控感的孩子啥都抢着自己干,丢了掌控感的孩子啥也不愿意干。这就是区别。


2、教会孩子“不要相信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


当发生不好的事情,所有人都会有第一个下意识的念头,这个念头常常反映人的底层心态,孩子也不会另外。


一位5岁的小男孩生日了,他邀请了3位小朋友前来。但是等到天黑了,没有一位小朋友出现。小男孩手里拿起蜡烛又放下,放下蜡烛又拿起,最后着急得哭了。



这时妈妈用手指刮刮孩子的小鼻尖,看着孩子的眼睛问:“在想啥呢?”


小男孩很难过:“我在想,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


妈妈:“记得妈妈教过你,不要相信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吗?”


小男孩擦擦眼泪:“丁丁他们开车来的,他们可能路上塞车了;南南要画画,但他说一定会到,还会送我礼物;小曼昨天说要去玩具城,可能也还在路上……”说着说着,小男孩好像没那么难过了。


没多久,他的三位好朋友都到了。


当孩子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总是乐观的,那么爸妈要经常给予肯定,倘若孩子的第一个念头是悲观的,那么便要引导孩子往乐观方面思考。


3、养成经常感恩的习惯


很多父母都知道感恩的重要性,但却常常做不到,并且他们自己也没做到。其实,感恩,便是调整一个人天生的幸福预设值,让这个幸福值降低了,便能帮助孩子更容易地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幸福值降低了,一点点小快乐便能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也会变得乐观起来。



试试从这些小事情做起吧:


幼儿园老师称赞小朋友乐于助人,别忘记让孩子跟老师说谢谢;

孩子的奶奶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别忘记让孩子回想奶奶做饭的情形——她一定很用心地做;

孩子的爸爸给小朋友洗脸蛋,别忘记让孩子表达爱,想象爸爸努力工作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感恩拥有的一切,思考模式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有人说,“乐观”就是让内心的那口“碗”丰盈起来,你就能得到快乐,因为快乐,你便能看到更多的美好。这个心得适用于大人,也适用于孩子。


本文关键字:乐观性格、早期养育、思考模式、幼儿心理



一句话认识【幼儿说】:

我是小黄妈,亲子心理咨询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最喜欢“掏”国外心理学家们的育儿锦囊,插自学的丑萌漫画。周一~周五等我哦!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