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句常见口头禅有“毒”,多少好孩子毁于父母不能好好说话?


这四句常见口头禅有“毒”,多少好孩子毁于父母不能好好说话?

黄杏贞 幼儿说

 

有一个西方寓言故事,

 

一个叫安格达的国王长了一对猪耳朵,他为了不让人发现,总缠着厚厚的头巾。他唯一的女儿,在跟国王父亲玩耍时不小心扯掉了头巾,便知道了这个秘密,但他警告自己的女儿,绝不能把他这个秘密告诉别人。但小公主活泼健谈,见谁都会说上几句。安格达担心女儿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每天一见到小公主便皱着眉头,用低沉的声音跟女儿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每天如此。后来突然有一天,小公主变成了哑巴。国王四处求医不能解,小公主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你的话有毒。

在无数家庭中,多少家长充当了国王的角色,用有毒的口头禅,把孩子“毒”成了“哑巴”?有16年儿童心理治疗经验的儿童心理治疗师Natasha Daniels说,家长经常充当对话杀手,阻碍了孩子说话的意愿。最终妨碍了亲子沟通,这样的父母更不可能教育好孩子。为什么?因为良好的沟通,是在有安全感、友好、关切的氛围下完成的,失去了这样的氛围,孩子的沟通意愿就会受到打击,继而便不愿再与父母沟通,至少也是消极沟通。

 

在无数家庭中,父母们常常喜欢说一些“有毒”的口头禅,下面四句经常出现,看看你家有经常说吗?

 

1、“你再不……我就……”

 

有一次,我路经一个街边的小公园,一个小男孩在坐摇摇马。天已经黑了,妈妈压着低沉的声音说:“回家了,你再不走,我就把你的玩具丢掉!”小男孩头也不转,仍然沉浸在玩耍摇摇马的快乐中。我没有停下来,一直走到街道的另一边,听到那位妈妈大吼:“我把你的玩具丢掉!”我回头看了看,小男孩慢吞吞地从摇摇马走下来。慢悠悠的动作似乎在做无声的抗议:你只是说说而已,你以为我相信?

这被我归类为亲子沟通的六大陷阱之一——“吓”的其中一种情景。为什么是陷阱?就像一个响屁,“嘭”的一声,一开始会把孩子吓坏,但放的次数多了,孩子反而会哈哈大笑,还可能会忍不住怼“你需要这么夸张吗?”在这里,我们很多父母常常喜欢用“你再不……我就……”的口头禅,声色俱厉会把孩子唬住了,但慢慢地,当孩子发现“屁没危险”,妈妈扬言要丢掉的玩具一件也没丢,胆子就渐渐大了。有些熊孩子甚至还故意跟父母唱反调。

 

2、“你怎么总是……”

 

有一次在商场里,我遇见了一对母子。小男孩大概2,3岁,抱着妈妈的腿在哭闹。妈妈很气恼地用手戳着孩子的头:“你怎么总是哭?你怎么一点也没长大?好烦!”小男孩突然哭得委屈,小脸贴在了妈妈的裤子上,小模样让人心疼。

“你怎么总是……”表现了父母内心的不耐烦,孩子容易从父母的不耐烦中,感受到嫌弃感,嫌弃感会碰触到小朋友的自尊心。所以如果你家总是用“你怎么总是……”的口头禅批评孩子,孩子会感觉到自尊受伤。有些小朋友会想:“我这么差劲,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小朋友为什么经常喜欢哭?其实跟幼儿大脑发育不够成熟有关,只有了解了孩子幼儿期的大脑,才知道如何做正确的应对。但父母频繁用“你怎么总是……”,他们的孩子不仅不能止哭,情绪脑反而会更强大。这个知识点,出自我的新书《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

3、“我是爸爸/妈妈,我说了算”

 

有一个小女孩曾经很委屈地跟我说:”我的爸爸是家里的‘王’,我一点也不开心。“她说了一个经历:她快生日了,爸爸说可以送她一本书,到了书店门口,爸爸说:“随便挑。”可是,当她挑了两本童话书,他的爸爸脸上露出不悦:“这两本书不好,挑别的。”当她困惑地再挑了两本,爸爸还是不高兴,让她继续挑。最后小女孩忍不住:“爸爸,为什么我选的都不行?”这时爸爸好像要发怒的样子:“我是爸爸,我说了算。”

毫无疑问,大人们比小孩子生活经历多,认识的也多,所以非常容易对小朋友的行为作批判,有些专制的父母甚至只给小孩下命令,拒绝做解释。当家长总说“我是爸爸/妈妈,我说了算”,会压抑小朋友的做事意愿。有些孩子可能会想:“爸爸妈妈总是决定我的事情,我干脆就什么也不做了。”后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孩子缺乏自主意识,养成心理依赖,那些婆婆妈妈的性格便是这样产生的。有些自尊心较强的孩子,还会埋下“怨恨”的种子。

 

4、“我太失望了”

 

我家附近有家幼儿园,早上小朋友上学时,一个小女孩在幼儿园门口号哭:“我不要进去,我不要……”虽然小小班已经入学了两个多月,仍旧还有小朋友不想上学。“我太失望了,你知道吗?为什么就是不肯进去?你跟我说,我到底要怎么办?是不是要我辞职陪你啊?”说到后面,妈妈开始吼……小女孩低着头不停地哭,小手相互搓着,怎么也不愿进去。

“我太失望了”,这样的口头禅,父母重视了自己的感受,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那些害怕上学的小朋友,常常有三种原因:一是不习惯,二是不愿跟家人分离,三是在幼儿园不愉快。当父母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就不会轻易说出“我太失望”的话。因为“我太失望了”,孩子不仅感受到父母的不理解,增加他们内心的委屈,也能感觉到大人的嫌弃,打击了孩子的自信。“我太失望了”这句口头禅,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做出积极的行为,相反还会更多地带来消极的行为。

 

孩子喜欢父母如何与他们沟通?

 

我的儿子很小时有一个举动:

 

他1岁多时,每次我跟他说话,他就会伸手要我“抱抱”。当我把他抱起来时,他会亲了亲我,接着笑着说:“妈妈,(你)说,宝宝听。”一开始我还以为他只是想让我抱,后来我才知道,他喜欢跟我平视着听我说话,而不是我一副“大巨人”的样子跟他说话。

我想起了美国时代杂志专栏作家Eric Barker的一句话:父母要认同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经常被理解,就足以引发孩子的正向行为。“你再不……我就……”“你怎么总是……”“我是爸爸/妈妈,我说了算”“我太失望了”这些消极的口头禅,不仅没有认同孩子的感受,还会伤害孩子,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心理后遗症,更可能带来孩子的低情商。所以,请父母们把这些消极的说话方式丢掉吧,用积极、耐心、充满爱的话语跟孩子交流,孩子未来会感激你的。

 

难怪,有心理学者说,说话跟下雨很像,有人下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有人下的是硫酸雨……

(完)

更多阅读:

什么年龄段孩子容易自卑?恐怕将决定孩子人生自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