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生娃,对孩子的教育会较好?你踩中了吗?


什么年龄生娃,对孩子的教育会较好?你踩中了吗?

2018-03-14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爸妈们,你是几岁生第一个孩子的?


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妈妈带儿子出街,自己买了一根冰淇淋一边舔食,一边跟眼巴巴看着妈妈的儿子说:“小朋友不能吃冰淇淋!”孩子不乐意了开始哭闹,生气的妈妈伸手打了孩子一巴掌,看到哭闹不已的儿子,这位妈妈竟然怂恿孩子去旁边的小店偷冰淇淋。当小男孩偷了一根冰淇淋回来后,妈妈竟然“批评”孩子没偷多一根……年轻的妈妈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穿着很短的时髦热裤、化着厚厚的浓妆。这是我某天在一小城的咖啡厅,透过玻璃墙目睹的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情景。我心想:“这么年轻的妈妈,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啊……”



记得有一位老者曾经跟我说过一句充满智慧的话:“成熟的父母,快乐的孩子。”细细品味不无道理,后来竟然还找到了科学依据。


什么年龄生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会较好?


从生理上来说,人类身体有生育适龄期,女性大约是23-30岁,男性大约是30-35岁,这个年龄段中,女性身上的卵子是成熟优质的,男性身上的精子也是成熟优质的。但随着年龄增大,生育风险会提高,胎儿畸形率会上升,未来孩子发生自闭症和精神疾病方面的比例越高。所以孕育孩子不易过晚,但是无论什么年龄的生育,一定要做好产检和健康筛查。这是生理的孕育适龄期。


但是从父母心智的成熟度方面来看,却是父母年龄越大越成熟。男女年龄越大,由于大脑前额叶皮质的成熟,思维比年轻时较为理智,情绪稳定自控力好,这些父母朝孩子吼叫和采用体罚教育的几率下降。所以大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性格的塑造有积极的作用。美国斯坦福学者Michael Eisenberg通过研究找到这样的规律:高龄往往获取了足够的教育,会比年轻父母更懂得养育孩子;有稳定甚至成功的事业,也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所以,大龄父母在心智成熟、情绪自控力、学历和收入方面比年轻父母有较多的优势,他们的孩子大概率会获得较好的教育。



虽然高龄父母在知识、经济和教育方面有优势,但考虑到高龄生育的生理风险问题,不少学者综合这两个角度,并且通过大量的研究,最终认为男女生育孩子的最佳年龄是30-35岁。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社会学家约翰·米洛斯基说,这年龄的大部分父母,不仅有着高学历,心智也足够成熟,还有一个基本稳定的工作,经济来源有保证,并且尚有时间生养孩子、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他们养育出行为问题儿童的概率较小。幼儿说提醒,这个说法,其实只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年轻和成熟阶段的对比,即成熟期教育孩子比非成熟期教育孩子更好,不适宜横向比较。因为我们身边不缺乏那些高学历但粗暴对待孩子的父母,也不缺乏经济优裕却从不屑于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


曾经红极香港和日本的艺人陈美龄,31岁生下第一个孩子,随后又生了两个孩子。她是无数人眼里的“超人妈妈”,不仅是歌手和演员,还是作家和大学教授,自己也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博士。更让人称奇的是,她的三个孩子都是斯坦福的高材生。


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才是本质


无论早生还是晚生,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懂得正确的教育,这才是根本。中国青年报曾经有一项调查,约60%的人表示童年时期遭遇父母错误养育带来伤害。其中下面4种父母,对孩子伤害最深,也是常见的错误教育模式,父母们别再犯:


1、棍棒父母,孩子暴力


一位爸爸在餐厅里因为儿子要吃糖不吃饭,生气地抡起手就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小男孩哭着吃饭。当他们一家三口离开时,他们的桌子旁刚好站着一位抱着布娃娃玩具的小女孩,小男孩冷不防地伸手就甩了小女孩一个耳光,小女孩“哇哇”大哭,制造了一场大人间的冲突。后来打儿子的爸爸妥协道歉,但出门时直接一脚把自己儿子踢出门。把在一旁吃饭的很多顾客吓得瞪圆了嘴巴。



时至今日,我们很多父母还信奉“棍棒教育”,孩子不听话就责骂羞辱,孩子犯错就打一顿。如此暴力的教育,孩子也一定学会暴力。美国社会学家Murray A. Straus说,一些受到父母暴力教育的孩子具有过度攻击的行为。我为那位被爸爸踢打的小男孩而揪心。


2、专制父母,孩子压抑


“买辅导书的钱,你怎么买了故事书?我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一位妈妈在书店前面怒吼,接着把女儿手里的书丢进了垃圾桶,妈妈因为女儿买了“闲书”而暴怒。

身旁的小女孩眼泪汪汪地看着自己的妈妈,用蚊子般的声音说:“我的同学都说这本书好看……”

“你还敢顶嘴?谁是你妈妈?”

小女孩再也不敢说话。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研究者Rick Trinkner通过研究发现,专制父母的孩子更易变坏。在专制的父母面前,孩子们常常处于巨大的压抑中,他们不敢自我表达,也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长期的压抑会最终造成亲子冲突。孩子在叛逆期很可能会通过“使坏”或“故意作对”的行为反馈给父母。


3、撒手父母,孩子冷漠


有一位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她的遭遇:某天在地铁里,她不小心摔倒,小腿流血,她5岁的儿子没有扶她,而是在旁边“哈哈”大笑。她提到自己刚把儿子接到身边生活,“感觉儿子不喜欢我”,这位妈妈眼圈红红的。



很多家庭的孩子是留守孩子,还有些孩子是“假单亲”,这些孩子被完全托付给老人,或者某个父母常常不在身边。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曾经辅导过一群不良儿童,发现这些不良儿童在童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冷漠,比如很多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者对孩子撒手不管。


4、包办父母,孩子缺自信


一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她幼儿园里有位小男孩,奶奶不放心孩子单独在幼儿园而每天“陪读”,虽然老师们劝过好几次。喂饭、抱着上厕所、帮穿衣……把孩子当成婴儿。有一次,老师让孩子们上讲台介绍寒假的一些趣事,小男孩很紧张地推着奶奶上,还跟老师和同学说“老师我不会……”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处处为孩子包办,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大人事事包办的行为,相当于给孩子传达这样的信号:“你不行,我来吧。”最终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与自信。


所以,无论年轻父母还是成熟父母,都需要避免错误教育伤害孩子。正确的教育像太阳,能让孩子亲近;错误的教育像狂风,会让孩子避之不及!

(完)



【幼儿说】:作者是小黄妈,一枚心理咨询师、一名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