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驾车打手机,孩子没举报被老师批评,妈妈这样回应被大赞


爸爸驾车打手机,孩子没举报被老师批评,妈妈这样回应被大赞

2016-09-27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我们假设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或孩子爸爸做了某件明显有悖于道德的事情,比如插队、酒驾、闯红灯、逃票……刚好面前有一警察,你希望你家孩子“大义灭亲”地向警察举报,还是希望孩子维护大人知而不报?


一个大班小女孩从幼儿园回到家不停地掉泪,说被老师批评了。


孩子说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个讨论主题,然后让每个小朋友轮着回答。这个讨论的问题是:如果你爸爸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前面有个交警,你是要告诉交警说我爸犯规,还是不告诉?


小女孩选择了不告诉,老师不高兴,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说那是因为他是我爸爸,所以我不能告诉警察叔叔。随后她被老师严厉批评,还因此被扣掉了一朵小红花。小女孩非常难过,说自己维护爸爸有什么错?


无论家长如何安慰,小女孩还是掉泪,如果家长让孩子坚持自己从想法,家长不就成了宣扬“道德败坏”的坏榜样了吗?但如果跟老师一样,让孩子理性检举爸爸的行为,似乎又不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越小的孩子越是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犹如晶莹剔透的雨露,不沾染一点尘埃。对他们来说,爸妈是最亲近的人,维护自己的亲人理所当然,也符合一个人从进化史中一直存在的天性。


这种天性,就像一只小狗崽偷吃了主人刚烹饪好的牛排被愤怒的主人殴打,无论平时对主人如何忠诚,在关键时刻,母狗的第一反应还是会向主人狂吠。


所以,尊重一个小个体,我们才能配得上谈论道德,否则只是一个冷酷的善人。想起我们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也因为某种道德观的存在,妻子举报丈夫、儿子举报老爸,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当然,举报老爸驾车打手机,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徒增老爸的一些小麻烦,但是鼓励我们的孩子站到大人对立面的这种讨论主题,似乎也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吧?


如果这种类型的教育稍微调整一下钟摆,是否会更善意一些?


“嗯,孩子,你不揭发你老爸,我理解你”,“你下次遇到老爸驾车打手机,可以真诚地告诉爸爸:‘开车打手机危险,不仅让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还可能威胁到别人的生命安全,爸爸,咱们不要开车打手机了好吗?’”而不是残忍地让一个弱小的孩子置身于道德的冲突中,强迫他们失去最纯真的善。


后来,上面那位小女孩的妈妈告诉孩子:“不要一棍子打死犯错的人。爸爸开车打手机,的确是不对,因为可能会导致车祸的发生。但我们的小宝贝爱爸爸不揭发,我理解你宝贝,在你小小的心灵里,爸爸也是普通人,就像你不小心打破玻璃杯那样,犯错了也是需要原谅的对不对?”


小女孩停止了掉眼泪,她终于释然了,爱爸爸本身并不是错误。当这位妈妈给老师发了短信后,第二天老师红着脸跟他们认错。家长群里的不少家长都认为这位妈妈分析得很好。


当然,父母不要“为难”孩子,不要成为“为难孩子”的制造者,让他们小小的心灵备受煎熬。我们首先得是个值得让孩子们维护的人,以身作则,给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其次才配得上接受孩子们的维护。小到不要随地吐痰,大到遵纪守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有个亲子小笑话:

一妈妈带着儿子赶火车,临上火车前要排队拿钱,突然发现长长的队伍前面有人插队,她恨得咬牙切齿,对儿子说:“你看,插队是不对的,是没道德的表现!”

排了很长的时间终于拿到钱,然后急匆匆排队安检进火车站,一看时间快要到点,一着急牵着孩子插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后面一阵抗议的嘀咕。

孩子疑惑地望着妈妈:“我们插队,有道德吗?”

妈妈尴尬地笑:“这不是要赶火车吗?慢了就上不去了!“

儿子:”人家不赶吗?“

妈妈:……(半天答不上话)


幼儿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个性,适用于他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但一定能让你在育儿路上更从容淡定!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标题查看):


Leave a Reply